镇村一线话耕保|刘吉芬:50亩图斑整改7小时完成,整改动员10天完成
2024-08-27 10:23:45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7月31日,刚下了一场“过云雨”,遥望高过人的玉米地,绿意更浓。雨后,高密市胶河社区邹家窎庄村村民孙大征赶紧到地里看看情况。去年8月前,这两亩半地曾是一片桃林,树老了,孙大征也60多岁了,无心打理;从复耕玉米后,他“疼惜”这片土地像疼爱孙辈。
低空俯瞰邹家窎庄村农田,玉米长势正旺。
这块耕地的转变始于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田长刘吉芬。为响应号召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去年,她曾于7小时内完成了全村50亩疑似耕地非粮化图斑整改任务,其中就包括孙大征家的地块。据了解,这50亩地块主要包括19户村民的果园及部分杨树林地。
整改工作完成得快,主要是前期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刘吉芬说,要得到理解支持,并非易事。“不让种树,我种啥?”她最初到访说出来意时,孙大征很有情绪。
“先别着急,你听我说……”刘吉芬耐着性子,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嫁到村里27年,加上曾多年担任村文书一职,她对每户村民的情况比较了解,尽量因人施策,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沟通。
刘吉芬(左)入户与村民沟通谈心。
刘吉芬总结,除大政策、小道理的讲解劝说,细算“经济账”也行之有效:“你年年种树,也不见效益。树品种老了,果子卖不上价,还耽误不少工夫。”她劝孙大征,周围土地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种粮正变得轻松高效,何乐而不为?
正值盛夏,刘吉芬顾不得酷暑,一趟趟去村民家中进行沟通,加上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历经10天左右,村民的思想工作终于全部做通了。村“两委”立刻组织移栽,并安排挖掘机对耕地内残留的树根进行全面清理。她回忆,村民自发用三轮车清运树根,并以最快的速度补种上玉米。
邹家窎庄村紧邻孟家沟水库,灌溉条件优越。当年秋季,补种的50亩玉米产量理想,村民心中残存的疑云被丰收的喜悦冲散。刘吉芬预测,按目前的粮食长势来看,今年又是丰收年。
邹家窎庄村农田紧邻水库。
复耕后,刘吉芬的巡田频率更勤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骑着电动车,绕着村内农田走一走、转一转。“巡田,不只是看有没有破坏耕地的行为,也要顺带替村民看看作物的长势,有虫情病害等第一时间告知户家。”刘吉芬说,粮食产量好了,种粮效益就能提高,这样一来,村民会更加重视耕地保护。
“同时,耕地保护是项常态化工作,要更大限度避免村民的经济损失,就要注重日常宣传。”刘吉芬认为。
她在全村各处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10多条,并与上级配合,做好流动宣传。“不仅要用好村内微信群、大喇叭等,还要利用一切跟村民打交道的机会,比如跳广场舞的时候,我也会提醒他们。”这位村级田长笑道。
俯瞰胶河社区,农田整齐划一。据了解,胶河社区已将村级田长履职情况量化纳入村干部考核指标,常态化守好“口粮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张帆 杜殿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