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5%的海蜇在这里交易!“中国海蜇第一村”持续产业升级
2024-07-29 15:51:3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今年,山东省海洋伏季休渔期间海蜇专项捕捞期为7月15日12时至7月30日12时,共计15天。以“买世界、卖全国”著称的王尔庄海蜇市场,又迎来忙碌的季节。
海风轻拂,带着丰收的喜悦。近日的渤海湾码头,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的渔民进入了繁忙的海蜇捕捞季,先用长标刺穿海蜇伞体,将其驱赶到渔网中,收网、装包运到岸边,机械臂将刚刚捕获的海蜇吊运到地面,来不及停歇便再次出海......
一般情况下一艘船一天要出海2-3次,一次能带回10000斤海蜇,一天下来,渔民最少能收获5吨海蜇。“今年海蜇不光产量大,价格也不错,海蜇头每斤能卖到25元,去年每斤是20元。”冯家镇渔民田明亮说。
海蜇丰收 加工锁“鲜”忙
海蜇加工要趁“鲜”,从码头装运到加工企业,海蜇卸货与前期分割同时进行。每5公斤鲜海蜇才能出1公斤餐桌上常见的成品。
7月16日记者见到了刚从渔港收完海蜇回来的王晓辉,“忙得三天没怎么睡了,想保证海蜇新鲜,加工时效最为重要,捕捞上来不抓紧处理就化掉了。”
刚从渔港收完海蜇回来的王晓辉。
28岁的“蜇二代”王晓辉大学毕业以后就回来跟着父亲王明春干海蜇生意,因为每次收的海蜇量大,所以加工工作异常忙碌,他和工人三班倒不停歇是常有的事儿。“今年第一天就收了10万来斤海蜇,去年同期差不多收了七八万斤。”
工人正在处理捕捞上来的海蜇。
“这段时间,到村民家里找人一个也找不到,都忙活着呢。” 冯家镇王尔庄村党支部书记田明利介绍说, “在海蜇专项捕捞期间,平均每户进货20万斤左右。按照每斤10%的利润来算,每户平均收入近30万元。”
探寻商机 拓展市场空间
丰收,只是开始。冯家镇王尔庄海蜇市场一直拥有“买世界、卖全国”的称号,全世界45%的海蜇、全国75%的海蜇在这里交易,该村被誉为“中国海蜇第一村”,每天来此交易的客户络绎不绝,在这里,客户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种海蜇品种。
“渤海的‘红头’海蜇品质是出了名的好,而沾化的海蜇产品以咱王尔庄村为最,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海蜇相关产业,代代传承更是屡见不鲜。” 田明利说。
从1992年开始,王尔庄村就进行海蜇加工。2000年,村里首批海蜇经销大户前往越南、缅甸等国家考察当地市场行情,发现了海蜇商机。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为了拓展市场范围,王尔庄人几乎跑遍世界所有出产海蜇的国家。
2002年为进一步扩大销路,又建起了批发市场,2023年冯家镇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王尔庄海蜇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给海蜇产业发展增动能、添后劲,今年年初改造一新的海蜇批发市场已投入使用。
目前,依托资源禀赋,王尔庄海蜇市场已形成集购销、加工、物流、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现有海蜇加工销售企业和业户70余家,年交易额12亿元以上。
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冯家镇的海航水产品有限公司,每天近5吨的海蜇在这里经过选料、漂洗、脱盐脱矾、杀菌、沥水、配料、包装等一系列无菌工艺加工,最终变成开袋即食的美味。
“我们今年加大了即食海蜇的生产力度,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海航水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希超说,“即食海蜇不仅方便携带,还保留了海蜇的原汁原味,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入驻了多家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销量节节攀升。”
除了传统的加工方式,冯家镇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海蜇加工产业的附加值。依托水产行业协会,利用昶昇、隆旺、海航等2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能力,推动“隆旺”海蜇等品牌做大做强。
工人运输加工好的即食海蜇。
同时,冯家镇还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有7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4家企业正在申报中,5家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这款即食海蜇,营养价值高,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且我们海蜇的采购范围拓展到了印尼、墨西哥、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冯家镇药王村村民王泽正骄傲地向网友介绍海蜇特色水产品。
为探索拓宽销售渠道的“金钥匙”,冯家镇依托抖音、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宽销售市场,打造“市场+网络+消费者”电商发展新模式。这不仅让海蜇产品能够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和地区,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底色更足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当地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沾化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吕振文介绍:“从现场渔民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的海蜇又获大丰收。海蜇资源丰富,这得益于多年持续不断地海蜇增殖放流,渔政执法部门加强伏季休渔管控力度,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各项管理规定,严厉打击各种违规捕捞行为,确保了伏季休渔秩序和渔业资源持续向好,使广大渔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从深海到餐桌,冯家镇的海蜇不仅成就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冯家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也展现出新风貌。
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面带笑容的村民......今年来,冯家镇总投资1.35亿元,全面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提档升级工程,提档升级12个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让村容村貌靓丽宜居,全力打造具有“冯家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
示范区主导产业为水产业,聚焦“突出特色、创新引领、集群成链、高值发展”方向,逐步形成“捕捞养殖、仓储加工、商贸物流”水产业链条式发展新业态,水产业交易额逐年递增,年交易量达13.5万吨,年交易额达45亿元,累计带动王尔庄等12个村集体年增收292万元,群众人均年增收6700元,奋力绘就了一幅“村美人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贾海宁 李秀玲 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