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家圈!“记得住乡愁”也“找得到未来”
2024-07-24 16:35:2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盛夏的跋山水库,花木葱茏,天蓝水碧。
水库周边的南黄家庄、崮安、甘河等村,柏油路整洁宽阔,山乡民居依山面湖,错落有致。不远处的绿荫下,有三三两两的露营帐篷支起,小桥流水、古墙老屋间,游客络绎不绝……
跋山水库周边美如画。
“特别到了节假日,来的人更多。”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南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健全说。今年五一期间,全街道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总营业额突破3800余万元。
龙家圈用什么引来游客打卡?当地村民从中收获几何?盛夏时节,我们前来探寻答案。
盛夏的跋山水库,花木葱茏,天蓝水碧。
讲究市场导向,不搞全面开花
近年来,有山有水的龙家圈街道提出“全域共建、村企共赢、群众受益”的乡村游目标,得到许多村的热烈响应。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不少村刨根溯源,将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神话传说一股脑搜集上来,都想从乡村旅游中分一杯羹。
“旅游开发不能一哄而起,要市场导向、规划先行。”街道党工委书记蔡玉根将目光锁定在了跋山水库周边。跋山水库为山东省第三大水库,水面辽阔,水质清澈,四面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周边村庄特产多、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
水库周边游人如织。
“沿水库村庄多、古迹遗址也不少,但哪能同步开发?钱在哪、谁投资、几年能回本?”在街道旅游工作会上,蔡玉根将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接着,请来专家开旅游知识讲座,让大伙儿明白: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特色资源,不等于优质旅游资源,并不是都能开发成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高度市场化的结果,不能一厢情愿“造景”。
之后,围绕有“看头”、有“玩头”、有市场,经过多轮评估,街道办决定先重点开发“崮下湖畔”片区,不搞“全面开花”。
讲究低成本,拉长旅游产业链
阳光下,一棵朴茂的唐槐闪着光。这就是崮安。
位于跋山水库东岸的崮安村,如一幅高古的工笔画,随山就势,参差错落。古朴的石头村街,凹凹凸凸,盘桓而上,头顶的蓝天则湛蓝辽阔。“城里人说,俺村这老槐树、石头屋、石头墙都是景点,他们就愿意来看这个。”崮安村党支部书记倪忠法乐呵呵地说,“当时蔡书记也这样说,俺还不理解。现在看,幸亏都留下来了。”
“老碾是家乡留给游子的温柔”,一句话打动了无数游客的心。
“崮下湖畔”旅游景区,定位为沿跋山水库的15个村庄,崮安是其中之一。这些村庄立足乡村资源拉长旅游链,并秉持低成本开发的原则,不贪大求洋,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能栽“土花”不种“洋草”,多种“好看又好吃”的柿子、石榴、香椿、黄花菜等各种果蔬,能改造自然地貌的不新增用地,千方百计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提高景区集约开发水平。
在景观建设中,各村因地制宜,有的坚持老村外观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建设成典型的沂蒙风情村落。有的则充分借助“百千工程”项目,建设了观景台、休闲广场、凉亭等景观。
“你看路两边这些树,在游客眼里是景,在村民眼里就是钱。”倪忠法的身后,是近几年种植的石榴树。在崮安,村里的屋、路、桥、田等也成为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景观设计之中。由此,老人坐在石屋前聊天,孩子在池塘旁嬉戏,小鸟在开满鲜花的墙头觅食,这些在农村司空见惯的景色,都成了游客眼中最动人的景色。
一名游客在墙绘前打卡。
游客来了,崮安田野里也有了变化。“什么好卖种什么。”64岁的村民刘桂德说。香椿园、黄花菜地,还有果园,都成了游客的打卡点,香椿、黄花菜、桃子、柿子和绿豆等,则“跑”到了游客汽车的后背箱里。
乡村旅游正撬动着乡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来玩的人都来买俺的,说俺种的不打药。”刘桂德笑得见牙不见眼,他和村里的老兄弟一样,种了一两亩黄花菜,时不时有游客找他们买个三五斤。卖不掉的就晒成干,“干黄花菜也很好卖”。
“很多景区都困在运维成本上。龙家圈通过挖掘、唤起、再现乡土旅游价值,降低旅游投资运维成本,吸附周边农民就业,增强了景区内生动力和竞争力。”龙家圈旅游办主任徐德军这样评价龙家圈的旅游产业。
一句话打动了无数游客的心。
吸引农民参与景区建设,龙家圈闯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甘河村以老桥、古泉闻名于外。记者走进村时,村民正在热火朝天的铺路、修景观墙。甘河管理区书记李金强介绍:去年起,甘河村以村中心的十字老桥为中心进行环境打造,修了石板路、小广场。“建景区,不用出村就有钱赚,好事。”正在砌石坎的村民挥汗如雨,喜笑颜开。
还有小匡庄村的纸界“活化石”桑皮纸。如今,这里除了形成以桑皮纸制作为核心的种植、加工产业链,还建起了游客“造纸体验”活动项目,在发展桑皮纸产业的同时,打造成了乡村旅游新亮点。
美丽的崮下湖畔景区。
讲究景观打造,重在“对症下药”
旅游环境打造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留”“改”“拆”。而龙家圈则在“留”“改”“拆”这些通用手法之外,增加了“拼”。这也让龙家圈的“修旧如旧”有了别样韵味。
龙家圈的“拼”有几种,比如,南黄家庄在进行村庄改造时,70%的建筑保留了石墙老屋的建筑风格,但新修的移民史展馆却是一座现代化的二层小楼;新建的龙门小筑民宿,房子是土黄色的石墙,窗子却是尽显优雅的灰色大玻璃窗;还有蓝色的健身步道与农田、农房的拼合……形成新旧共生、现代、传统并存的新场景。
在甘河村,村中有4座百年老桥,其中,最优美而充满韵致的,当属坐落于村中的十字桥。桥下有泉两眼,雨水大时,泉水汩汩而出,给村庄增添了景致。不远处,除了石板路,还有新铺的沥青路。“沥青路方便游客进村,老桥、古道则是游客进村的打卡点。”甘河管理区书记李金强说。
投入不多的一个小创意,引无数游客来打卡。
“不论新旧,都算是村里的特色。新建筑能让游客有一种熟悉感,不至于觉得与乡村格格不入,老建设则能让他们放松身心。”徐德军说。
现在有个词汇叫“含轻量”,“轻”是年轻人的轻。网红打卡地实际上是年轻人发明的。龙家圈在打造乡村游时关注到了这一点。
农民眼中“不入流”的景色,成了许多城里人疲惫生活的“解药”。
徜徉跋山水库周边的村庄,平凡不过的农家小院的矮墙上面,都爬满了一簇簇粉红色迎风舞动的小花,墙下则是绿色的各色菜蔬,遥遥看去,就像鲜花盛开的花园,让人赏心悦目。
小院墙上的墙绘,初入眼帘的是老屋、小狗,还有假寐的小猫和“二八”自行车,目光一转:“跟我走,带你去找回小时候……”一行字酸了游客的眼。
这些在农民眼中“不入流”的景色,成了许多城里人疲惫生活的“解药”。
讲究机制创新,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景区运营是一门学问。有的地方,政府、村庄投钱、投人将景区建起来,但因村民不懂经营,政府又没有精力管理,到头来景区“半死不活”。“政府办景区,忙得要死,但成活率很低。”这是龙家圈对乡村游的总结之一。
龙家圈的办法是成立旅游办公室,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旅游产业发展投资体系。比如在南黄家庄村,不论民宿、农家乐、鱼池等均由引入的旅游公司负责运营,提高了景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
“旅游公司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农房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管理运营也由他们负责。”黄健全介绍说。同时,公司还建立农民创客中心,吸引农民创客入驻,有效增强了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活力和动能。
一名游客特意穿上汉服,到崮安村的唐槐前打卡。
南黄家庄的百鱼宴也远近有名。“俺这里是个渔村,家家会做鱼。”黄健全告诉记者,秋天的时候,村里就组织鱼做得好的村民,用跋山水库里的鲤鱼、草鱼等,烹制色香味俱全的全鱼宴,让游客品尝独具乡村特色的渔家美食。
除了百鱼宴,还可以办荷花节、美食节、钓鱼节……负责公司运营的企业经理认为,没有差异化创意策划,就聚不来人气,也形不成盈利模式。“活动都由公司张罗,咱没有人家点子多。”黄健全说。
依靠文化联姻,丰富旅游内涵,做强景区,是龙家圈经营旅游的又一创新。龙家圈将域内灵泉山上隋末唐初的灵泉寺、后金鸡埠公主坟、下肖家沟肖氏谱系碑、甘河十字桥、泉沟古泉等历史遗迹相融合,打造旅游文化综合体系。如今,龙家圈的“崮下湖畔”景区已成为沂水县“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考虑景观建设,也考虑乡村特色;既考虑游客打卡,也保护村民的生活空间;既“记得住乡愁”,也能“找得到未来”,这应该就是龙家圈乡村游的最大特色吧。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田宝宗 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