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粮仓|夏庄村1620亩耕地产了1695亩粮食
2024-07-01 10:22:1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今年麦收季,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夏庄村有一组新数据——全村1620亩耕地却产出了1695亩的粮食。
多出75亩地粮食怎么来的?“流转出来的。”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建笑着说。
夏庄村小麦收获现场。
古邵镇地处峄城区西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畔,拥有肥沃耕地13万亩,素有“鲁南粮仓”的美誉。夏庄村总共有1200口人,耕地面积1700亩,过去村里耕地面积超过10亩的就三户,孙晋平就是其中一户。
“我们村数我的地最多,总共17亩。”孙晋平说,过去,种地是村里的难题,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又干不动。因为耕地多,他十分辛苦且不能外出打工赚钱。
夏庄村小麦收获现场。
2022年,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峄城区出台了《关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每个镇(街)以粮食种植面积为基数,2022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5%以上,2023年完成30%以上,2024年完成50%以上。
为了激励村集体和入社群众参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峄城区财政每年利用财政部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土地规模化经营奖补。“对于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00亩、1000亩、2000亩以上的村集体,分别按照60元/亩、80/亩、100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贺海舰说。
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建(左)和种粮大户张宾协商今年的麦收计划。
在这一背景下,夏庄村和枣庄台儿庄区种粮大户张宾达成合作协议,一次性流转全村1620亩耕地,流转费1000元/亩。
“根据我们双方签订的流转协议,土地集中流转后,原本户与户之间的大壁垄(田垄)要全部去掉,一些不必要沟渠和散林也要全部清除,全部变为耕地。”种粮大户张宾说,由此多出耕地上的粮食,双方根据协议进行分成。
种粮大户张宾(左)介绍,和夏庄村一起探索出来的这一模式,对他下一步的规模经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夏庄村的耕地,田垄宽度一般30到45厘米,平均长度170米,通过去垄,可以增加可观的有效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地块上,田间生产路、浇水沟渠等也能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
“我们村1620亩耕地通过集中流转,去掉田垄、沟渠、散林,一下子就多出75亩。”韩军建说,参与流转土地的村民不仅每亩地每年能有1000元的收入,还有空闲时间外出或者到合作社打工,每年的工资收入比种地收入强多了,“多出耕地上的粮食,每年还可以给村集体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
在种粮大户张宾看来,和夏庄村一起探索出来的这一模式,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对他下一步的规模经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军建介绍,该村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我们计划明年全部安装新型喷灌设备,这样1、2个人就能管上千亩地,既省心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节省人工成本。”张宾说,由于其在峄城区的耕地规模经营面积已经达到了2000余亩,峄城区农业部门根据意见,对于财政承担农业保险补贴以外的部分,将另外给予25%的扶持。
“目前我们正在全区各地探索整村入股、股权联盟、两区管理、全托管、联合体经营等五种模式,进一步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益。”峄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峰说,通过引导推动分散经营农户将土地租赁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赚取土地租赁收入,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他们还成立了区级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整合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提供耕、种、收、销全程托管服务,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赵峰 孙慧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