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种羊肚菌就获丰收,这个村的秘诀是啥
2024-07-01 09:45:1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眼下正是采摘和食用新鲜羊肚菌的好时节,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大刘楼村试种的羊肚菌也迎来了丰收。
仲春时节,刚走进大刘楼村内的羊肚菌种植大棚,菌香就扑面而来,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带着露珠破土而出,壮硕饱满、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菌垄间,手持小刀采摘着羊肚菌。大刘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勇则手拿箱子,将采摘下的羊肚菌按照大小进行分类。
看着大棚外等着收货的经销商,刘勇等人的采收速度也越来越快。“第一年种羊肚菌,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产量和品质,每亩预估收获1500斤,按照现在的收购价,一亩地赚3万元没问题。”刘勇说。
大棚内的羊肚菌。
作为珍稀名贵的食用菌之一,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很受市场青睐。2023年,刘勇与合作社社员一起改建了19个大棚,种植了24亩羊肚菌。
刘勇将羊肚菌放进冷库。
种植羊肚菌,刘勇既是“新手”也是“老把式”。“我种植食用菌已有30多年,2013年在村里建立了党支部领办的食用菌合作社,带着社员种植过平菇、灵芝、木耳、香菇,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羊肚菌还是第一次种植。”刘勇说。
和平时常见的食用菌不同,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对气候环境变化异常敏感,一般采取冬种春收的栽培模式,种植难度较高。为此,刘勇在大棚改建的同时积极外出学习菌种培育、营养包搭配、日常管护等种养技术,吸取其他种植户的先进经验。
工人采收羊肚菌。
学习结束后,和刘勇一起回村的,还有一台菌包打包机,他准备自制菌包。刘勇介绍,村内建设的种植大棚长约20米,因保暖设备和通风口位置影响,大棚两端与中间的温度与湿度存在一定差异。
“冬天低温时,大棚两端又干又冷,所以来年出菇的时候,棚两端的菇产量较低。”刘勇说,“在不同位置放置不同配比的菌包,可帮助调控环境。”
羊肚菌菌包一般由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腐殖土组成,刘勇把棉籽壳换成了玉米芯,不但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吸水性。大棚两端,放置的菌包玉米芯含量在85%左右,可提升吸水性,降低温度。大棚中间放置的菌包,玉米芯含量在60%左右,能提高透气性,加快菌丝生长。
为菌包消毒的蒸箱。
在所有菌包接种放置完成后,刘勇算了一笔账:购买完整菌包每亩成本在3万元左右,自制菌包的综合成本每亩在2万元左右。玉米芯等辅料大多从村民处购买,不仅村民增收,还去掉了村民保存玉米芯的麻烦。
在刘勇与工人们的仔细养护下,3月份就开始出菇,引来不少种植户找刘勇学习经验。刘勇则考虑购买大型打包机,将自制菌包卖给其他种植户,配套种植技术,来创造更大效益。
刘勇说,4月初羊肚菌采收结束后,还要在地里施入草木灰、发酵好的羊粪、菌渣等生物有机肥,充分翻土,对土壤消毒后再种上辣椒,8月份辣椒收获后再种植大葱,力争让大棚资源利用最大化。
新鲜的羊肚菌。
“今年我们准备把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刚购买的烘干机也马上到货,烘干的羊肚菌易存价高,能带来更大的收益。”刘勇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晓续 通讯员 梁绍亭 时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