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脂肪肝不当回事儿

2024-03-28 14:25:2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者按

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变好,脂肪肝也慢慢成为咱们体检单上的“常客”。对此,很多人满不在乎:“脂肪肝不痛不痒的,不用当回事儿”,但其实,我们的肝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强。

那么,脂肪肝是怎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呢?

脂肪肝如何发展成肝癌  

1.脂肪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肝脏中的脂肪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多,肝脏就会“发炎”,变成脂肪性肝炎;

2.脂肪性肝炎放任不管,就会纤维化;

3.肝纤维化继续进展,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4.更可怕的是,脂肪肝还可能跳过中间的这些步骤,直接从脂肪肝发展成肝癌。

所以,发现脂肪肝,一定要重视起来。

下面这两类脂肪肝朋友,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要特别注意了。

爱喝酒的朋友

长期过度饮酒本身就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如果脂肪肝朋友爱喝酒,那简直就是给肝脏的双重暴击。

合并糖尿病的朋友

糖尿病是脂肪肝癌变的重要帮凶。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人群,脂肪肝癌变的风险会更高。

脂肪肝虽然能癌变,但如果能及时找出病因,再配合饮食和锻炼,大部分脂肪肝都有机会逆转。另外,脂肪肝发展成肝癌虽然有风险,但几率很小,所以大家不必过于焦虑,也不能放任不管。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勤复查,呵护肝脏健康。

把握脂肪肝的加速点 及时就诊干预  很多人觉得,身边凡是有点肚子的人都有脂肪肝。而这些人体检后,肝功能的指标有的就只是转氨酶高一些,身体也没什么不舒服。

直到数年后的一天,体检报告上突然出现了“肝硬化”三个字,他们才急得抓耳挠腮。

脂肪肝危害并不小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过去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肝。顾名思义,该病主要的病理变化就是脂肪在肝脏的蓄积。

脂滴在肝细胞内的积累,会逐步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引起肝脏炎症。肝脏反复进行炎症修复的过程会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损伤修复持续进行,肝纤维化也不断进展,最终形成肝硬化。

一旦进展到肝硬化,疾病就不可逆转了。此时,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可引起腹水、吐鲜血、排黑便、昏迷等肝硬化并发症表现,甚至进展到肝癌,最终成为“夺命的脂肪肝”。

一般来讲,老年肥胖患者、绝经后女性的脂肪肝患病率更高,但肥胖只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当有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问题、内脏脂肪沉积过多、特定的肠道菌群紊乱、激素紊乱等因素存在时,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特别是消瘦或短期内快速减肥的人,肝脏的脂肪代谢受到影响,载脂蛋白合成减少,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受阻,可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发生脂肪肝。

发展进程因人而异

依据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自然发展史,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NFS纤维化评分F0期)疾病平均14年会恶化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阶段(F1-F2期)平均只需要7年便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进展到F3期,就是进展期肝纤维化,F4期则是肝硬化阶段。在疾病发展的最初10余年,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此外,上述疾病进展速度只是平均水平,且脂肪肝的进展不是线性的,患者个人身体状况、合并不同疾病等,都会影响病情的进展速度。临床试验表明,在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或在长期服用肝损伤药物、伴有病毒性肝炎、经常饮酒等情况下,肝脏受损的速度可能比平均值快得多。

约20%的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在2年内会发展为肝硬化,约2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会在2年内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

一部分脂肪肝患者还可以跳过肝硬化阶段,直接进展到肝癌。因此,每一个阶段的脂肪肝都不容小觑。把握脂肪肝的加速点,及时就诊干预至关重要。如果因为自己的不重视,导致可控制、可逆转的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实在令人惋惜。

重视脂肪肝的防和治

及时发现求救信号

肝损伤发生时,患者症状常常不典型,乏力、腹胀、肝区隐痛、腹泻、便秘,都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重视体检

患者即使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每年的体检也应该按时进行。

脂肪肝患者定期随访和复查

若没有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和疾病,建议脂肪肝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若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同时严格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评估及控制。

进展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的患者,务必每季度全面复查一次,评估肝硬化并发症并密切筛查肝癌。

脂肪肝的减重经

先确立目标

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或肥胖,甚至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减重既能改善肝脏炎症,也能不同程度减轻身体的代谢紊乱。

首先,下定决心,并坚持。

减重前或开始减重时,要对减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预估,做好心理建设。减重需要持之以恒的改善生活习惯,药物减重短期效果不错,但在不改善生活习惯的情况下,停药后绝大多数会反弹。

接下来,要设定减重目标。

一般说来,减重超过现有体重的5%,即能改善肝脏炎症;减重超过7%,即能消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重超过10%,即能减轻肝脏纤维化。对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减重目标应确定为减重超过当前体重的7%以上。

减重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即“消耗量>摄入量”。运动、饮食是减重两大关键途径,摄入量和消耗量的剪刀差越大,减重效果越明显。

脂肪肝患者应摄入低热量饮食,每天的饮食热卡控制在1200至1500卡路里。每天进食高热量食物较多的患者,推荐减少摄入煎、炸、炒食物,增加清蒸、水煮食物;主食摄入较多的患者,推荐主食减半。

研究显示,部分脂肪肝患者还存在肌肉减少的状态。此类患者在饮食上应增加高蛋白摄入,应选择富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如鱼类、瘦肉、牛奶、鸡蛋等。

做好减重日记

减重过程中的运动是长期过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根据自身条件逐渐调整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不同,在选择运动方式上应结合个人兴趣。同时,每个人减重前的体力、耐力不同,初期运动量不宜过大,忌短期大量高强度运动,这不仅达不到减重目的,反倒损伤肌肉,增加肝脏负担。

脂肪肝患者在运动上记住几个要点:选择有氧运动方式,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运动强度初期以达到出汗为度,在此强度下坚持15至30分钟,在坚持一段时间运动后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以每周3至5次为宜,运动间隔不宜超过两天。

存在肌肉减少的脂肪肝患者,还可以选择阻抗训练。阻抗训练建议在健身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减重过程中,建议患者坚持写减重日记或备忘录,记录每天的体重、运动量和饮食情况。这有利于增加减重信心,还有利于医生指导查找减重效果不佳的原因,改进减重方法。

此外,减重过程中会存在平台期,这主要是减重过程中当“消耗量>摄入量”,人体会通过一定机制改变基础代谢以达到新的平衡。此时,需要更严格地控制饮食,同时增加运动量,打破新基础代谢状态下的平台期。

不赞成脂肪肝患者短期高强度减重,这不利于身体健康。脂肪肝患者应在减重的过程中改善生活习惯,将减重的基本原理“消耗量>摄入量”落于日常生活。当因应酬或其他原因导致摄入量显著增加时,也应同时期增加运动量以抵消摄入量的增加。只有落实这种理念,才能做到持久减重不反弹。

瘦子为什么也会得脂肪肝  

通常来说,脂肪肝是属于胖人容易得的病,但是医学中还有一个名词叫做“瘦人脂肪肝”,瘦人也会得脂肪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得脂肪肝的“瘦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假瘦”,一种是“真瘦”。

不看体重看脂肪

很多运动量极少的人,用体重、BMI来评估胖瘦的时候,往往会体重“达标”,但用腹围、腰臀比来评估的话,却还是严重超标,这就是所谓的“腹型肥胖”。

之所以会出现“腹型肥胖”,关键是运动量不足导致四肢肌肉容量减低,而内脏、腹腔和腹壁里面的脂肪含量超标。这种“假瘦子”的脂肪肝发病原因跟肥胖人群是完全一致的。

在整个人体肥胖的过程中,肝脏也是肥胖的。肝脏增大不是肝细胞数量的增多,而是肝细胞体积的增大。肝脏脂肪的沉积使得肝细胞里边充盈了非常多的脂肪(就是我们食物里常见的动物体内的那种肥肉)。这些“肥肉”如果在肝细胞里边越长越多的话,会影响肝细胞内正常成分的功能,所以最后会出现脂肪性肝炎。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最后就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

过度减肥会致病

“真瘦子”常常通过一些减肥措施稳定自己的体重,比如:

①节食。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类的食物。

②进行有效的运动。

但对于“真瘦”的人,他们脂肪肝的背后的真正原因反而是过度减肥。

人把动物脂肪吃到肚子里后,它会先到肝脏,在肝脏里合成人的脂肪,然后再和白蛋白结合起来,合成脂蛋白,运出肝脏,到全身各处去。这些被运输到人体各处的脂肪就储存在人的皮下或者内脏里,变成了我们通常说的“肥肉”。

如果一个人减肥减得太快,或者饿的时间太长,吃的碳水化合物太少,那么从消化道吸收的脂肪就非常少。这时候,储存在人体内的脂肪就又会被运回到肝脏去,在肝脏里变成甘油和脂肪酸,之后又会被运出肝脏,作为能源物质供人体所利用。

使用一种工具重复干繁重工作的时候,这个工具就会不断消耗、磨损,功能下降。肝脏也是一样的,总是在那个地方进行脂肪的代谢,肝脏细胞就可能会“忙中出错”,不能完全代谢这些大量进入肝脏的脂肪,从而使得脂肪在肝脏细胞里面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饥饿状态下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也会非常少,因为缺乏原料,肝脏中的白蛋白产量也就非常低,从而使进入肝脏的脂肪,没有形成脂蛋白的条件,最终使肝脏里面的脂肪无法被运出肝细胞,只能在肝脏里沉积,形成脂肪肝。

所以节食减肥要有度,过度减肥往往会造成“瘦人脂肪肝”。

延伸阅读

减肥为什么会减出重度脂肪肝  福建一名25岁女生,去年年初发现自己体重有70多公斤了,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份严苛的饮食计划,每天只吃蔬菜、杂粮,一周食用一两次牛奶和鸡蛋,用半年多时间成功减掉20多公斤,最近却被确诊为重度脂肪肝。医生表示,这是过度节食“饿”出的脂肪肝。

“饿”出脂肪肝的事例并不少见。30岁的小颖,自从3年前尝试“脱水式”减肥成功后,开始“无主食”减肥,不吃米、面等主食,肉类只选择脂肪含量低的海鱼,青菜也是寡油水焯。去年8月体检,“身无剩肉”的小颖收到了“中度脂肪肝”的检验诊断。

28岁的李女士也是一名脂肪肝患者,但她的体重只有50公斤、BMI(体重指数、体质指数)只有18。李女士说,她身高165厘米,之前体重58公斤,但她还是觉得自己胖,便加入了减重大军。她每天只吃2顿,每顿基本上以水果、蔬菜、奶昔、少量肉类和鸡蛋为主。3个多月后,她的体重减到50公斤。随后,她出现乏力、月经紊乱的情况。到医院一查,腹部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肝功能、激素等多项指标也出现异常。

减肥减了脂肪,为何反而造成脂肪肝?

正常人肝脏内都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一般为肝重量的3%至5%,当脂肪超过5%时,称为脂肪肝。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至10%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至25%被视为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25%被视为重度脂肪肝。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全国约有3.5亿至5亿人患有脂肪肝,且呈低龄化趋势。

“快速减肥、营养不良、长期吃素等,都是瘦人患上脂肪肝的常见原因。”长沙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建国分析,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身体就无法获得必需的葡萄糖等能量物质及各种脂肪燃烧时所需要的氧化酶。为了弥补体内葡萄糖的不足,身体会将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动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这些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于是,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上机体缺少脂代谢时必要的酶类和维生素,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

同时,减肥导致营养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影响人体内蛋白质及磷脂的合成,导致脂蛋白缺乏。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就会沉积于肝内,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因此如果有超重问题想减肥,不能走极端的形式,否则会加重肝脏的损伤;可以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避免吃糖类食物,保持低糖、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李建国表示,很多时候脂肪肝并不影响正常生活,但脂肪肝可转化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癌。

研究发现,如果放任肝“长胖”,10年内可能肝纤维化不可逆。随病程进展,10%至40%的单纯性脂肪肝(肝脏内的含脂量为5%至10%时,就会出现单纯的“长胖”现象,即只有脂肪堆积而没有其他并发症)可导致脂肪性肝炎,50%的脂肪性肝炎可导致肝纤维化,15%至30%的肝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30%至40%的肝硬化可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可以说,脂肪肝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病,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但脂肪肝也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若出现重度纤维化乃至肝硬化,逆转相对困难。正如一辆开往悬崖的汽车,如果及时发现和干预,踩下刹车,进程可以中止,甚至还可以倒车,恢复正常的肝脏。脂肪肝往往起病隐匿,临床可以无症状或只有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乏力、餐后困倦、便秘、睡眠障碍等。若不积极干预,这辆“车”就离危险越来越近。

李建国建议,如果发现脂肪肝,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及时就医,定期随访。发现自己有脂肪肝时,建议找专业医生做个全面诊断,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肝脏受损情况、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等。针对具体病情,医生会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若是病情较轻微,诊断出脂肪肝也可以不用吃药。半年至一年内,脂肪肝患者要复查,如无改善应加用保肝护肝药。

合理膳食,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建议减少高脂、高糖饮食;避免肥肉、鲍鱼、蟹黄、虾膏、脑髓、鱼卵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少喝白酒,戒烟;多吃粗粮、谷物等高纤维食物,以及脱脂牛奶、鱼类、虾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因为蛋白质像个“搬运工”,会以脂蛋白的形式把肝内积存的脂肪清除出去,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每天坚持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有效增肌减脂。

对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而言,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增强运动、改善生活作息等方式做到逆转。而当身体出现食欲不振、体力下降、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色明显加深、腹胀等情况时,提示脂肪肝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钟雪凌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科普中国、《文汇报》《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