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打出科技“组合拳”,小麦连年高产有保障!

2024-03-21 10:37:4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谚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3月20日,正值春分节气。潍坊安丘市景芝镇启文村的家庭农场主姜勇,驾驶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忙着给小麦施返青肥。

记者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已将地面全部覆盖,长势喜人。

“春节前后雨雪比较充足,加上两次镇压比较及时,返青后没有发现冻害死苗的情况,长势比往年好。” 姜勇说。

春分时节,姜勇驾驶农机,追施小麦返青肥。

姜勇从2014年开始流转土地种粮,2015年注册了家庭农场,流转的土地面积目前已经达到800多亩。

姜勇种粮并非一路平坦。他说,最初的五六年,基本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人工费用较高,产量并不高,种粮效益也很低。

最近三四年,在农技专家指导下,他开始采用多项新技术,产量才有了较大提升。“去年麦收时亩产达到1400多斤,增产了100多斤。今年苗期比去年好,每亩再增产100斤不成问题。”

起初,姜勇种植小麦,为了漫灌方便,采用畦田化栽培,留有畦埂,但随着种植面积扩大,他逐渐发现了问题。“大水漫灌,既费水又费工,畦埂还多占地。特别是规模种植,需要雇人浇地,一亩地一次的总成本达到100元。”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3年前,姜勇购置了4台大型卷盘式喷灌机。一台喷灌机喷幅有26米宽,4台机器同时作业,1小时可以喷灌20亩地,每亩灌溉成本还能下降一半。

采用喷灌后,姜勇还采用去埂和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小麦实种面积增了将近10%,实现了苗齐、苗全、苗匀,长势和产量有了明显提升。

配合宽幅精播,他在小麦播种时还进行了适当密植,每亩用种量达到35斤,保证每亩株数达到6万,进一步保障了产量。

姜勇(右)同农机手加班加点地追施小麦返青肥,3月下旬开始喷施小麦除草剂。

按照小麦的需水规律,返青后至麦收前,至少要浇3次水,分别是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小麦拔节后,喷灌机等大型机械将不能进地作业,如何解决生长后期小麦浇水问题呢?

“春分前后这几天追完返青肥,3月下旬打一遍除草剂、杀菌剂,月底前铺完滴灌带,后期浇水施肥要靠水肥一体化技术。”姜勇说。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到小麦生长中后期,由于秸秆较高,不方便施肥浇水,很多农户就不管了。

其实,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对养分的需求会比较大,只有保证充足肥水供应,才能让籽粒饱满,提高容重,提高产量。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很好地为小麦生长中后期提供养分,同时降低用工成本,节水节肥。

姜勇家庭农场采用多项新技术种植的小麦,返青情况明显好于当地普遍农户种植的地块。

姜勇说,当地肥沃的黑土比较适合种粮,也具备高产的优势。由于近年来粮食产量不断提升,今年下半年,他打算再流转1000亩。

据了解,今年安丘市共种植小麦51.05万亩,同比增加5.35万亩。得益于深翻整地、良种包衣,适时适量播种,播前播后双镇压等播种关键技术的落实,今年当地小麦的出苗质量整体较高,苗情长势好于常年同期。为确保夏粮稳产增收,安丘市将持续组织农技专家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多措并举,争取2024年粮食作物再次取得大丰收。

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宋晓东  鲍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