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争第一”的劲头,挑战“不容易”
2024-03-06 08:55:02 发布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今天,你的朋友圈是否被一串数字刷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这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
考虑到内外部各方面因素,这次,我们立下的并不是一个“小目标”。正如报告中所言,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
面对不容易的目标,我们怎样抵近?看看下面这三个“第一”,回应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就会渐出水面。
其一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2023年底,山东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0家,数量居全国第一。这一中心并非寻常的技术机构,而是含金量十足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意味着企业的科创能力得到了“国字头”的权威背书,可以得到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和来自市场的认可。目前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已先后认定1714家,其中每9家有1家来自山东。
其二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今年1月,全国第一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在济南上线。人所共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许多中小企业却“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而这家促进中心将给中小企业“智转数改”雪中送炭——3年内汇聚1300家左右优质服务商、形成5000余个优质解决方案,培训企业家超过1万人次。
其三是新能源。截至2023年底,山东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75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位;累计新能源装机突破910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型储能装机居全国第一位。有了新能源技术的加持,阳光、空气都可能成为转型升级的小小发动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战略新高地。
三个“第一”的背后是蕴藏在海量企业中的澎湃创新力,是点亮万行千业的数字化赋能力,是放眼世界大有可为的后发力。它们并非“站在巨人肩膀上”先天而来,而是断腕承压塑造出来的新优势,热气腾腾又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这些年山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靠着一股子当第一、打个样的劲头,认准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方向,咬着牙、较着劲坚定不移埋头苦干,一锤一锤锻打发展的成色。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经营主体突破1465万家……一串串亮眼的数字,既是掌声欢呼声,更是走向下一程的加油声,激励人们向一个又一个领域“第一”挺进。
“第一”往往意味着技术领先和开拓创新,吸引高端人才和丰富投资,获得更大市场份额,从而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发展。任何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从来都是在“争第一”“夺首个”“首位度”中取得突破。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时候。任务越是不容易,越需要拿出一股挺身而出率先应对挑战,带头攻坚克难,引领创造更多经验的闯劲和干劲。
向“不容易”发起挑战,需要在敢担当、勇作为上拿出争先的劲头,经济大省更要有挑大梁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去年底召开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山东提出在包括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内的十个方面塑造新优势,亮出一个大省奋勇争先的承诺。
向“不容易”发起挑战,需要在解放思想上拿出争先的劲头,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让“敢”字成为各级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同的方法论。山东开展“我向省长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把网友的“金点子”采纳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正是对群众首创的支持和鼓励。
向“不容易”发起挑战,需要在求真务实上争先,不搞花架子,用“实”的行动来实现“好”效果。新旧动能转换以来,山东咬紧牙关,负重前行,以“实”的态度去产能、调结构,不留水分,不图虚数,今年山东继续提出“抓实抓好”推进12项重点工作,“实”字一以贯之。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争第一”,不是目标,而是劲头,是一种瞄准方向激发自身最大潜力,调动各方全力拼搏的干劲和闯劲。“争先”不只追求一马当先,更重要的是营造你追我赶、相互激励的氛围,让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释放。有了这样的劲头和氛围,困难就能克服,目标终究抵达。
3月5日上午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街道上,迎着融融春雪而来的是滚滚车流,匆匆脚步。向前的步伐,照见着你我全力以赴赶时间、抢订单、抓机遇、拼经济的努力。这些奋勇向前的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我们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