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发表本报记者刘志浩文章:以视频化为抓手,推进“三农”媒体融媒转型

2024-02-29 15:41:35 发布  来源:新闻战线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4年2月(上),作者系大众报业集团农村大众报新媒体产品中心主任


以视频化为抓手,推进“三农”媒体融媒转型

刘志浩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三农”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内容产品如何得到更好传播,是涉农媒体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村大众报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扎根“三农”的传统优势,以视频为抓手,推动流程再造,推进内容生产“广覆盖”、策采编发“深突破”,同时立足自有平台,不断开拓外部渠道,探索“三农”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关键词:融合转型  三农  视频化


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的一家主要面向农村的主流党报,农村大众报诞生70多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宗旨,创作了诸多来自田间地头的鲜活“三农”报道。

融媒转型深入推进,内容视频化已是“大势所趋”,视频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农村大众报发挥扎根“三农”的传统优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视频化为抓手,推动流程再造,推进内容生产“广覆盖”、策采编发“深突破”,同时立足自有平台,并不断开拓外部渠道,探索出一条“三农”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守正创新,

以视频化带动内部采编流程再造。

融媒转型,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建立在对媒体发展规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守正创新,才能实现最好效果。

扎根基层70多年来,农村大众报培养了大批“三农”记者,形成了深厚的“三农”报道传统,与省内各县乡镇等基层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具有较好的“基本盘”。报纸的内容定位及受众群体明确。一是贯彻国家和省内重要“三农”政策的落实与反馈,发挥“上能顶天,下可立地”作用。二是聚焦活跃于乡间的种粮大户、乡村能人、返乡创业者等,提供鲜活案例以资借鉴。三是为农民朋友及其他读者提供政策解读、农业科普、农村新人新事等内容。

同时结合融媒推进的内在需求,农村大众报对内部架构和采编机制进行了调整。

巩固传统优势,凝聚视频化“新共识”。通过巩固原有优势及采编基本盘,运用内部培训、专家指导、以赛代练等形式,不断凝聚新共识,让“全员视频”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让原本习惯于用文字进行讲述的记者,逐渐在采访时有意识拍摄视频素材,在撰写稿件的同时推出视频产品。

再造流程架构,推动传播渠道多元化。设置融媒编辑中心,统一调度新媒体和纸媒工作人员,推动融媒产品制作、分发及选题策划、人员协调等进程。对内优化原有客户端后台,更加便利于视频类产品上传,对外搭建分发渠道,促进广泛传播。

制定相关标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就视频生产设立规范性文件,强化内容审核和监督。在日常考评中加入对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品的奖励力度,通过月度融媒、视频单品考核及集团融媒体大赛等形式,鼓励记者创作更多视频类产品。

多层次视频化尝试,

实现“三农”内容“广覆盖”

记者充分发挥“熟谙农业、熟悉农村、熟知农民”的传统优势,熟练运用“视频+‘三农’”报道形式,推动“三农”融合报道“广覆盖”“深突破”。

聚焦三农中心工作,用细节讲好“振兴故事”。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情况,农村大众报积极打造特色融媒产品。如聚焦沂蒙老区乡村振兴新变化新发展,先后打造了《蹲点沂蒙山》《老区漫记——山东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蹲点报告》等;针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推出《沿黄探“绿”——山东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等,既对这些典型村镇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客观呈现,体现政策落地,更通过细节聚焦、再现等形式,增强了传播效果。

在策划执行过程中,采取“文字+视频”配对组合形式,发挥文字报道“广博深透”长处,以及视频所具备的穿透性好、感染力强、能给人“沉浸式”体验的优势,用细节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如《蹲点沂蒙山》系列之《艰苦创业的实现路径,后峪子村怎么走》,讲述了原本“缺水少路”、人人绕道走的后峪子村如何在村支书带领下,发挥村民积极性,彻底甩掉“穷山村”的帽子的故事。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一个村民忆及往事、与现在美好生活对比潸然泪下的画面,将其制作成一段2分多钟的短视频,让内容更富感染力,传播更有层次感。

展示“种收储运销”全链条发展,做好“粮食安全”宣传。山东是全国产粮大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紧密相连,具有重要报道价值,围绕粮食生产,农村大众多次进行重点策划,推出相关视频化产品。

2023年6月,推出《麦收“加减乘除”法》,围绕端牢中国饭碗,从增“加”产量、“减”少损失,良种良法“呈”(乘)效益、服务配套“除”风险,做好农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为切入点,采访农民、农机手、科研工作者等,策划推出一组视频产品,获得较好反响。围绕育种工作,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推出《探秘!小麦育种团队的一天(上、下)》,通过沉浸式采访,以短视频形式,反映育种背后科研人员的艰辛探索与全心投入。此外,围绕粮食的“种管收储售”等各环节,农村大众报每年都推出多种形式融媒报道,如《行千里 探麦收《秋收正当时等,都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展现乡村“百业兴旺”,凸显村民多彩美好生活。当下乡村处于“百业兴旺”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持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农文旅融合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记者敏锐捕捉新现象、新趋势,借助借助镜头展示乡村各类特色产业。如针对乡村产业振兴,推出《“家”工企业》《村里的双十一》《老行当 新活力》等视频产品,展示乡村百业变迁;推出《“乡村生态观察”系列报道》等视频,展示乡村生态治理带来的变迁;推出《微治理 暖故事》等系列融媒产品,展示乡村治理成效,如《“幸福食堂”如何长久飘香?看看这些地方→》《赞!这里的幸福账单村里买》等短视频均获得较好效果。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老物件、老故事、老风俗,也成为农村大众记者镜头下反映农村变迁的绝佳素材,《沿着黄河赶大集》《乡村老味道》《山东手造》等系列策划,将镜头对准乡野小吃、传统手工品及老手艺人,展示乡村面临时代变迁进行的特色挖掘与取得的发展成效。

重大主题报道项目制运营,

策采编发实现“深突破”

除实现乡村振兴内容生产“广覆盖”外,农村大众报围绕党委、政府涉农中心工作,以重大主题报道项目制运营为抓手,实现策采编发“深突破”。

以技术迭代,带动报道手段革新。目前,新技术手段对传播的影响越发明显,没有相应技术支撑,媒体就容易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无人机航拍是近年出现的新闻素材收集的新形式,其以“视角大,受限少,独家性强”等特点,在新闻报道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农村大众报进行了积极尝试。

如2021年本报独家策划推出的《徒步齐长城》大型融媒报道。记者走遍山东615县(区),探访齐长城沿线历史沿革、村庄发展、人物故事等,大规模使用无人机航拍制作的短视频成为最大亮点。记者在角度选择、拍摄技巧、后期制作、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创新,最终形成66个航拍短视频,并以《云游记》为名进行专题播发。不少专业机为了获得这些航拍素材,积极寻求合作,通过这种内容“出圈”,农村大众报的影响力得到很好提升。

以视角转换推动内容形式拓展。不同的新闻采访有不同的切入视角,视角不同,呈现的内容也就有所不同。随着短视频报道的广泛普及,单纯的旁观式的“记录”“展示”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这种情况下,视频博客逐渐兴起。这类内容将记者由“记录者”变为“引路者”,让受众从“要我看”变为“我要看”,从而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感受。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成为“三农”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山东提出打造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都市圈”,2022年春,农村大众报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了《济南“人”设十三章》系列融媒报道。除5万余字的文字稿外,以济南的山、泉、园、林、商为主题,串联起48个短视频,更是特色鲜明。如“济南‘人’社·V记录”之《藏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美景就在“口袋”里》,记者以游客视角,与市民随机互动,展示了济南近些年“口袋公园”的变化,“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特色,搭配轻松的背景乐和富有亲和力的解说,很容易引发广泛共鸣,是报社在“城乡融合”报道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

 以专业化团队实现运营新突破。2023年大众报业集团提出“强学习 深调研 勇突破 ”思路,全力加速集团“二次创业”进程,并鼓励旗下各子媒体开拓创新,实施“专业能力提升工程”。

在“全员视频”基础上,农村大众报审时度势,以熟练掌握视频产品制作、熟悉网络内容运营的年轻骨干为主,成立融媒传播工作室,入选集团二次创业“金牌工作室”,并以此为基础,创作更多视频精品。先后推出讲述乡村特色人物的《乡野人间》系列短视频,聚焦山东农产品品牌的《好品山东》微纪录片,以及记者出镜口播评论的《三农主播说》等既符合传播规律又制作精良的优质短视频。此外,发挥农村大众报与各地合作密切的优势,打造了一些品牌视频产品。

理顺渠道,

打造多元传播体系

随着媒体融合跨入第二个十年,加速提升影响力成为首要课题,作为一家“三农”党媒,只有明确优势,找准定位,打造符合自身条件的传播渠道,内容才能获得更好传播。农村大众报逐渐构建起“1+1+N”传播平台体系,既“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又努力做到善于“借船出海”。

第一个“1”,农村大众客户端。客户端是农村大众融媒产品传播的起点,包括图文、视频等内容,所有产品都通过这个平台输出,其中视频是重要产品之一。

第二个“1”,微信视频号。立足用户需求和传播特点,农村大众报重点打造微信视频号,所有重要视频产品,均在客户端和视频号进行同步首发,利用微信视频号私域流量大、社交属性强、便于分发传播等特点,让视频及时获得转发、点赞、收藏。

“N”:包括“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在内的全媒传播体系。充分发挥视频流量大的特点,农村大众报重点运营强国及抖音号等,报社的重点策划、重要视觉化产品都会在这些平台进行分发,实现“借船出海”。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需要持续推进。农村大众报以视频化为抓手,立足既有优势,守正创新,顺势而为,通过全员思想统一、采编流程再造、内容“广覆盖”与策采编发“深突破”结合、打造多元化传播体系等一系列调整措施,理顺了采编流程、产品类别、传播渠道,持续打造新闻领域的“重农学派”,坚定信心推动媒体融合转型,找到并坚守好自己的生态位,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