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过大年|榼子“守艺人”,传承有新路

2024-01-17 16:52: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榼子,是胶东地区常用的一种带有图案的面食模具,每逢七夕、春节等节日,或家有喜事时,人们都会用榼子做出寿桃、莲蓬、小鱼等各式图案的饽饽。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的葛村榼子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传承了200余年。2019年,葛村榼子制作技艺被列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兴盛的时候,八成村民都以做榼子为营生,现在还在坚持的有20多户,南葛前街自然村的王承厚和南葛后街自然村的王丕令是其中的两个代表。

用榼子可以做出各种图案的饽饽。

2024年1月11日,即墨古城的葛村榼子店铺里,王承厚坐着小板凳,正叮叮当当地雕刻着一只小鱼。“先要根据画样在木头上挖出一个鱼形凹槽,再在凹槽内刻出鱼体各部分的轮廓,接着就是雕刻细节,这也是最麻烦的一步。”说着,王承厚拿起刻刀开始雕刻细小的鱼鳞。

他落刀干脆利落,刀刀精准有力,每个花纹都是一次成型,线条流畅,纹路饱满。不到20分钟,拂去木屑,原本生涩、死板的木材上浮现出一条活灵活现的小鱼。

王承厚正在做榼子。

完成花纹的雕刻后,还要打磨、抛光。“做一个榼子需要十多道工序,使用的工具能有40多种。”王承厚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工具箱,“有些工具本身不是用来做榼子的,我看到以后产生了灵感,就买回家改改,用到制作中。”

提及当时为啥学做榼子,王承厚脸上的笑容变得格外生动,少时的回忆好像就在眼前:“早些年,一户人家就只有一个榼子,但同村里不同人家的榼子的图案会有不同,每到节日,我们小孩子就拿着自家的榼子去挨家挨户地交换,全村跑一圈,最终能做出十几种图案的饽饽,特别有意思。”

少时的王承厚对榼子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想要做出更多的图案,从十三岁起跟着叔叔学习,一做就是48年。他告诉记者,做榼子的起因是少时的兴趣,能够坚持这么久,是因为一份传承的责任。

王承厚做的榼子,使用的木材为梨木。

“现在用榼子人越来越少,再加上机械化的冲击,很多手艺人都逐渐离开了这个行业,如果这门手艺和文化传承不下去就太可惜了。”为了更好地传承,除了做出更多符合现在年轻人审美的图案,在2017年,王承厚走出村庄,到即墨古城开起了店铺。

“以前来我这里订货的多是青岛、烟台等胶东地区的商贩,虽然也有少量来自大连、河北的订单,但是不足以打开榼子的知名度。借着即墨政府给我们非遗传承人的开店补贴,我就来古城开店了,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有利于榼子的宣传和传承。”说着,一位从广东游客购买了一把榼子,结账间隙,王承厚还向对方简单介绍了一下榼子的文化。

王承厚制作的图案为龙的榼子。

同样在坚持做榼子的王丕令没有走出村庄,他选择的是电商平台。王丕令说自己学不会剪辑技术,视频都是拍了就直接发布,直播的在线人数也不过二三十人。虽是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他也积累了近两万粉丝。谈话期间,不断有买家询问的提示音响起。王丕令告诉记者,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很强大,有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的客户找他定制榼子。

王丕令也提到,机械制作因速度快、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对手艺人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他觉得,机械制作依赖电脑设计的程序路径,做出来的榼子有些死板,而手工制作可以自由控制线条的弧度和纹路的深浅,做出来的图案更加生动、活泛。

王丕令做的十二生肖系列榼子,用途由面食模具变成装饰品。

王承厚与王丕令在岁月的积累中不断精进工艺,发挥手工的优势,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图案。现在,二人都可以接受客户定制图案,逐渐地,榼子的用途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客户买回去不是用来做面食,而是当成装饰品摆着,比如我做的十二生肖系列的榼子,已经完全变成了工艺品。”王丕令觉得,面食模具误打误撞变工艺品,也不失为一种传承的好路径。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衣春悦 通讯员 尹超 于思玮 孙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