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地方走出新感觉!退休乡镇干部杜纪明:俺在老家“深度游”
2023-12-14 13:34:4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65岁的杜纪明从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办事处退休后,就在老家龙家圈街道团坪峪村和儿子家沂水县城之间“打游击”,看一阵孙子、孙女就回老家住几天。在老家时,他最爱的一件事就是出门走走,看看山逛逛水。
在家门口“旅游”,是一种什么体验?“漫步乡村,有外来人看不到的风景,人文气息浓厚,太有趣了!”“在老家挖掘不一样的乡村故事,很难忘。”12月12日,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杜纪明(左)和好友刘振良站在鹰嘴崮上。
“临沂有72崮,龙家圈就有仨,分别是鹰嘴崮、无儿崮和双崮。”杜纪明如数家珍。这几个崮均离团坪峪不远,工作时也多次从崮下经过,可从来没有爬上过去。退休后,他才有机会顶临崮顶,并写下了《沂水鹰嘴崮的传说》《传奇的无儿崮》《古风今韵话双崮》等文章。
用脚步丈量家乡,让杜纪明的退休生活过出了独特的滋味。龙家圈西部峻岭逶迤,就在这崇山峻岭中,有一条盘山公路,有时候,他会开车拉着老伴,或和三五友人一起,沿山路而行,看青山如黛,烟雨朦胧。特别近几年,环山路两侧建起了盆山西岭农业观光园,整修了中山沟,走在路上,可见沟底溪水潺潺,沟上果树满坡,环境美得令人心醉。
杜纪明(左)和朋友一起结伴出游。
“特别站在南套西山顶举目四望,远处的无儿崮顶上云雾缭娆,青黛如翠。龙张公路似一条银带在山脚下蜿蜒而行,伸向远方。跋山水库,白帆片片,湖水蓝蓝,水静如镜。近处的南套村、石龙村、龚家湾掩映在红花绿树中,龙家圈真像人间仙境。”杜纪明在老地方走出了新感觉。
在老家周边盘桓,杜纪明更深地亲近着乡村的肌理和底蕴。龙家圈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双崮东峰顶上村民躲避匪患时遗留的石框、石槽,草沟村八路军与日军激战时的草沟战役遗址,有“沂蒙小少林”之称的灵泉寺里的塔林、古建筑,还有康庄村的桑皮纸、崮安村的千年古槐和上肖家沟村的奇石等,都是鲜活的教材,讲述着民俗故事、历史变迁,将龙家圈厚重的乡村历史逐一解锁。
几年时间,杜纪明逛遍了龙家圈的山山水水。(牛思嵋 摄)
逛遍了龙家圈的山山水水,杜纪明的旅游圈子不断外扩。今年10月,他专门和朋友一起去了沂水县院东头镇的西墙峪村。今年6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这里举行。全省71位书记齐聚山村,录制了一场以“五级书记话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对话》节目。两人专门去看了节目的录制现场,并赋诗一首:“西墙峪村转一转,两个老汉面对面。不忘初心记使命,挽起袖子加油干。”
杜纪明认为,本地游最省钱。他开车出去,基本当天来回,中午饭或自己带,或到农家乐吃一顿,“村里东西便宜,花不了几个钱。”他说。
几年时间,杜纪明逛遍了龙家圈的山山水水。图为村民们营盘村西侧的湖面上捕鱼。(赵军 摄)
杜纪明之所以对本地游乐此不疲,打动他的,最是乡村烟火气。今年5月,他和老伴去北京旅游,并在清华大学门前留影,同时写下“寒窗苦读整四年,今日又回此门前。本想进去会校友,门卫瞪眼把俺拦”的打油诗。记者崇拜之际,老杜忽然笑说:“前面是梦话,后面是真的。”记者不禁讶言失笑。
几年时间,杜纪明逛遍了龙家圈的山山水水。图为拉山风光。(徐华振 摄)
那次去北京,他带回了北京烤鸭和天津大麻花,品尝后他总结道,“不如俺柴山烧饼好吃。柴山烧饼比周村薄,上面有芝麻,很香、很好吃,天热的时候放20多天都不会坏。“只是以前五毛钱俩,现在一块钱一对了。”话语里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意味。
乡村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田野漫步、在街巷徜徉,换一个视角欣赏风景,家门口也可以成为“诗和远方”,本地游也可以“深度游”,这或许就是杜纪明流连乡间的原因所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田宝宗 冯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