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村田长话耕保|王峰筠:严把建设审批关,守牢耕地保护线
2023-07-25 19:23:5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这些是因为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耕地保护相关规定,不予批准的建设项目。”7月21日,在成武县白浮图镇见到镇长、镇级田长王峰筠时,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白浮图镇房屋建设审批表》,向记者一行展示。
表上,除申请村民的个人信息及申请原因、建设计划及违约承诺外,村意见、镇自规所现场认定土地性质及意见、镇村建设办现场勘测认定及意见、管区意见、镇审批意见整齐罗列。“少一方审批都不允许建设。”王峰筠长着一张娃娃脸,眼睛总带着笑意,聊到耕地保护工作,他语气严肃起来。
《白浮图镇房屋建设审批表》。
这位“90后”的二级田长,在乡镇工作数年,他道来自己对农村建设项目的一点观察:多年前,群众自建房、养殖、修路、挖排水沟等事项审批模式比较粗犷,存在流程不规范或责权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项目一旦触碰了耕地“红线”,后期必须强制处理。对各方来说,这都是一种人力、财力、精力的消耗。
王峰筠察看玉米长势。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把建设审批关,将违法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2017年起,白浮图镇在全县创新实施建设审批制度,在原有“动土必过问”的原则上,将监督权明确划分到各级相关部门。
王峰筠介绍,这种审批模式可以总结为“1+3+1”。实施主体须提出书面申请,明确申请原因、建设计划,做出违约承诺;随后,该审批表逐一由行政村、自然资源和规划所、镇城建办公室审核,包括行政村初审,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现场认定土地性质,城建办公室负责现场勘测出具意见;接着,王峰筠与镇党委书记与各相关部门共同分析讨论,做出最终审核,办理用地手续后方可建设使用。
王峰筠与镇工作人员交流。
“在多方的合力下,能保证全镇每个项目建设都是合法合规,从源头上避免了对耕地的破坏。”王峰筠说,审批过程虽然环节较多,但效率不低,一般3个工作日内就能给予实施主体最终回复,合规的的同意建设,不合规的都会解释清楚政策要求。
有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加持,白浮图镇多年没有一起土地违法事件发生,2020年还获得了“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荣誉。
玉米长势正旺。
王峰筠话锋一转,严把建设审批虽有效,但终究属于一种冰冷的监督方式;要深入探求更加源头的耕地保护途径,最根本的是要加强老百姓的认识,柔性加强村民自治管理,让他们对耕地保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提交审批表前,完成自我核查。
王峰筠畅谈耕保经验。
基于这一理念,王峰筠带领白浮图镇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地块”机制,形成耕地保护的“最小单元”,打通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建房八不准等政策方针的宣传普及宣传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
“镇上进行了统一的培训,现在全镇网格员都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了浓厚的宣传引导氛围。”王峰筠介绍,目前,白浮图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田长,1名副田长,N位网格员承担起该项任务,全镇田长和网格员共计超100人;他们会利用农闲时间、关键节点上门入户,配合上级田长做好本村耕地保护及政策宣传等工作,发现违法占用耕地的苗头,及时制止;此外,所有田长及网格员每天更新巡查台账上报巡田里程,这些都被纳入了全镇考核。
白浮图镇政府(资料图)。
王峰筠肯定了镇上网格员们的工作成效,“比如,他们会宣传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时告诉有建设需求的村民,镇上鼓励在原宅基地建设。”2022年,白浮图镇共审批拆房建房110户,节约耕地25亩。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刘晓萍 王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