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纸头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蒙阴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05-31 14:47:1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近年来,蒙阴县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好生态塑造好环境,好环境培植好产业,好产业带来好收成,好收成依靠好支部”的新路径,一步一步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好生态塑造好环境

时下,蒙山北麓的桃墟镇百泉峪村,绿浓红艳,风景如画,宾客盈门。百泉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村集体年综合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百姓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实现了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蒙阴县是全省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把好生态做成老百姓宜居宜业的好环境,2019年以来,蒙阴县以片区思维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把全县规划成36个片区,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贪大求洋,不大拆大建,不打造盆景。统筹山水林田湖路村的项目资金,集中向片区倾斜。累计整合、撬动资金53.6亿元,建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1个,覆盖了全县70%的村,多渠道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形成“建一片、绿一片,富一片、美一片”的新画卷。

好环境培植好产业

连日来,野店镇新盛村果农苏京盛正忙着给蜜桃套袋,他说,靠果园托管,去年蜜桃卖了9万多元,今年增收两成不成问题。

环境好了,怎么解决老百姓富裕的问题?蒙阴依托蜜桃特色产业,做成“一县一品”,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蜜桃,栽培面积71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5%,农民80%的收入来自蜜桃产业,“蒙阴黄桃”“蒙阴蟠桃”已成为蒙阴蜜桃两张靓丽名片,蒙阴现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蜜桃种植基地。立足蜜桃产业优势,创新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展的“双领双全”模式,全县共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0家、联合社16家,覆盖82%的行政村,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入社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

与省供销社合作,开展“保姆式”“菜单式”山区果园托管模式,目前已经托管11万亩,每亩年可增加收入1200多元,走出了一条农业降成本、农民增收入、产业大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先后招引农业项目47个、文旅项目34个、工业项目160个,发展电商5200余家,建设乡村民宿片12个。

好产业带来好收成

在黄桃成熟的季节,在旧寨乡莲汪崖黄桃交易市场里,品种不同、形态各异的黄桃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蒙阴以蜜桃等林果业为媒,打造生态与富民结合的循环产业链条,构建“兔沼果”“果菌肥”等林上林下经济生态循环模式,培植形成“果、兔、蜂、菌”四大产业。蒙阴长毛兔、肉食兔存栏700万只,年加工兔毛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把果树残枝粉碎后种植香菇,年产菌棒1000万棒,加工香菇酱系列产品,80%出口欧美市场。

据了解,全县果品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每年老百姓的卖桃收入都在50亿元以上,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过10万元,全县人均储蓄存款达6.5万元。

好收成依靠好支部

千条路万条路,建好支部才对路。

说起“兵支书”刘元华,垛庄镇古泉村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面对乡村治理这个“老大难”,刘元华从修路和整治环境入手,带领村“两委”把村庄收拾得干净整洁,聚了民心,也恢复了党支部在村民心中的威信。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招引龙头企业金葵农业公司,建设了农业产业园。2022年古泉村实现集体收入18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实现了由普通村向富裕村的转变。

2019年,蒙阴在全省率先开展“兵支书”选配试点工作,把“兵支书”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培育了“孟良崮下兵支书”特色品牌,全县366个村有“兵支书”115人,占比31%,以头雁领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要努力让农业产业更强、农村环境更美、农民生活更富,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蒙阴力量。”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通讯员 张圣虎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