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适时收获”才能获得最好回报

2023-05-26 08:59:1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时下,伴随着各种水果上市,早采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本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个别农户为了能卖个好价钱,过早采摘了樱桃、杏等水果。殊不知,这样做不但将水果的风味大打折扣,也降低了水果的产量。农民应正确理解“适时收获”的含义。

早采早收的动机,无非有三个:一是利益驱使;二是天气的不确定性;三是不懂“适时收获”的真正含义。利益驱使很好理解,农民以为早上市会卖个好价钱,但有时候事实并非如此。天气的不确定性也不难理解,一场暴雨,一场冰雹,也许就使得农民一整年的收入打了水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些农户并不是真正懂得“适时收获”的真正含义。

其实,在农产品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成熟前的一周时间是果实的重量、固形物的含量提升最快的一个阶段。比如,研究显示,在成熟前这最后一周的时间,樱桃固形物的含量可以提高20%左右,果个的大小也可以提升20%左右;对于花生来讲,适时收获,产量更高,含油量更多,过早收获,则会导致出仁率低,产量和含油量均受影响。这一点,有些农民并不懂。

而适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籽粒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含水量低,便于脱粒和存贮。去年,农村大众报也报道了临邑县种植大户将600亩小麦适时晚收三两天,最终增收七八万元的故事。于粮食而言,晚收技术是一项尽可能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且不需要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增产措施。

由此可见,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适时收获”不但可以增加产量,还能将口味提升至最佳。可以说,“适时收获”是对农作物整个漫长生长周期的最好回报,也是对辛苦一年的农民最好的回报。

作为一名希望高产的农民,即便看到村里其他户把庄稼收回家了,自己也要沉住气,切莫不要跟风收获。因为只有成熟度达到一定标准,产量才会更高,品质才能更好。

各地农技推广部门也应积极推广“适时收获”,持续不断地把这项“不花钱”的技术讲给农民听,让他们在获知天气信息的基础上,适时晚收,增产增效。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