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460.98公斤!盐碱地上一遍水都没浇上,济麦60获高产

2022-06-08 08:43: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出乎意料!一遍水都没浇上,亩产却超过460公斤,比普通小麦品种高了100多公斤,这个新品种真是太牛了。”6月7日,说起两天前测产的情景,胡长海依然兴奋不已。

胡长海家住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五庄村。去年秋天,他在自有的盐碱地里种了8亩小麦新品种济麦60。这片盐碱地土壤含盐量为4.5‰,PH值8.3,属于中重度盐碱土。

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播种,后来又遭遇干旱无雨的胡长海,没想到小麦长得这么好。6月5日,专家组走进这片试验田,实打测产,济麦60平均亩产460.98公斤,成为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

小麦实打测产现场。

在现场的专家、种子企业代表、种植户看到,与常见的小麦高产田不同的是,这里随风起伏的金黄色麦浪中,偶尔可见翠绿挺拔的芦苇,旁边沟渠中也长满茂盛的芦苇。麦田的泥土非常干硬,处处可见碱蓬和白色盐碱斑。济麦60身处盐碱地中,克服了干旱等恶劣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倔强地挺起饱满的麦穗。

“看看这济麦60,到现在还能见着绿色呢!”胡长海喜不自禁。与此相对照,旁边其他品种的小麦植株叶片早已干黄了。“这样的盐碱地,只要天旱浇不上水,一般小麦亩产也就300多公斤,今年这个新品种的小麦虽然一遍水都没浇上,但产量高了100多公斤。”

59岁的胡长海种了一辈子地,这些年来他也尝试了不少新品种。他说,济麦60这个品种优点突出:一是特别抗旱。二是特别耐盐碱。三是没得病。“明年我都种这个品种!”

“你看这地上的碱蓬,地上也白了,盐已经泛出来了,其实这块地盐渍化程度还是挺高的。”测产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小麦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石岩表示,山东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其中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小麦面积1000万亩以上,此外还有盐碱地近900万亩。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对济麦60这样抗旱、耐盐碱小麦的推广,这对于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升粮食总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测产专家们合影。

据了解,济麦60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近期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在山东省和国家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在7个点以上,最终它凭借第一名的成绩过关。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水旱兼用,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2018年在招远市专家实打亩产749.13公斤。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曹新有表示,该院最近启动了突破黄河三角洲科技会战,科研人员将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培育更加耐盐碱、产量更高的小麦新品种,同时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把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金灿灿的米粮川。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通讯员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