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印发
2022-05-23 16:12:58 发布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山东省“十四五”农业农村领域系列专项、专题规划》。
其中包括:《山东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远洋渔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小麦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甘薯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谷子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水果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棉花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等14个专题规划。
《山东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左右。油料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棉花稳定鲁西南、鲁北核心产区。蔬菜稳定发展,安全均衡供应水平明显提高。现代种植体系基本建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产业价值链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显著改善。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种植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化取得新成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进步。
《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水产品供给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高,渔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明显改善,捕捞强度有效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稳步推进,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渔业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健全,法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渔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展望2035年,水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养殖、捕捞、加工、增殖、休闲五大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规范发展,一二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渔业全面升级,渔村全面进步,渔民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山东省“十四五”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远洋渔船船队规模560艘左右,总产量达45万吨左右。远洋渔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能力和生产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不断完善,违规事件和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山东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亿千瓦左右,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基本建成农业机械化强省和“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农机装备结构更加优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明显改善。农机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型农机装备普遍应用,支撑绿色农业发展。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种植、农产品初加工各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山东省“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划》提出,牢牢把握“产出来”、“管出来”两条工作主线,修订出台《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生产者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到“十四五”末,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3000项以上,农业规模主体标准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县域农业投入品“一张图”工程全面落实,实现农资监管精准化、常态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配合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全省双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稳定在140个以上,检测能力明显提升,年度检测批次达到1.5批次/千人以上。紧盯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重点食用农产品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实现重点问题的重点突破。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主要农产品实现分类追溯管理。农产品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常态化信用评价主体达到3万家以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隐患显著减少,公众消费信心大幅提升。
《山东省“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药原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能力控制在30万吨左右。在省级化工园区内建成2个农药原药生产集中区,建成3—4个农药制剂集中区。鼓励开发与新型施药器械、农业生产新技术等对接的农药新剂型。鼓励发展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超低量等剂型,严格控制粉剂、使用有毒有害助剂加工的乳油等剂型,逐步实现农药产品的高效化、清洁化。创建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1000 家以上,推进农药经营场所、经营产品、经营行为、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废弃物回收“六规范”,实现农药产品可追溯;限制使用农药实行定点经营、专柜销售、实名购买。培育3000 家以上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农药安全使用、精准使用、高效使用、智能化使用技术普及率大幅提高。建立农药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农药生产经营许可网上“一次办好”,实现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电子台账规范,企业产品追溯查询网页在PC端或手机端可浏览,全省农药行业信息可查询。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