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设十三章·风味小吃览风情|饕客食得把子肉,个中滋味赛珍馐

2022-04-29 15:12:4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一碗大米干饭,本无多少诱人之处,但如果配上一块肥瘦相间、软糯醇香的把子肉,再浇上一勺色泽红亮的肉汤,那这碗米饭就有了独特的味道和魔力,让人唇齿留香心满意足而又欲罢不能。

把子肉,既是济南的一道传统鲁菜,也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一种特色小吃。一碗米饭,配上一块把子肉,已成了济南人平淡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和在外游子的心心念念。

细棉线捆扎,肥瘦相间,味道醇厚,颜色红亮的把子肉。(资料图)

“每次就是冲着把子肉来的!”作为地道的济南人,晚上下班后,小张喜欢到武岳庙的把子肉摊,要上一碗米饭把子肉,犒劳一下自己。

何为“把子肉”?说法有几种。其一说是古人公祭之后,要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参祭众人,由于这种长方肉块分割时必须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形成“扎把”的形式,故称“把子肉”。也传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拜“把子”有关。后来,经厨师和普通人的多次改良,得以流传至今,其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泽鲜亮,入口醇香,由于价格公道,又能饱腹解馋,所以既得王公贵族青睐,又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而成为济南名菜。2005年,“把子肉”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

张文韬,武岳庙张记把子肉创始人,1975年出生的他,曾在济南餐饮界闯荡多年,2019年4月27日,他将东山再起的第一步寄希望于这个济南传统的吃食。在揣摩总结了当下济南人的口味后,他选择了“软甜口”来打市场,事实证明,他这步“棋”下对了,相比传统的“咸口”,“软甜口”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尽管把子肉做起来费时费力,但张文韬却从不马虎懈怠。

目前他的武岳庙张记把子肉在济南已开了10家直营店,月销量超过10吨,还有4家将在近期开张。“不要将把子肉看得有多神秘。配方和加工过程,网上都有,关键在食材的品质,其次才是配方和加工过程。肉必须是新鲜的,每块生肉重量在2两4钱左右。”说起把子肉,张文韬有自己的理解。为保证食材品质,张文韬所有门店用的五花肉都来自指定的供应商。生肉加工,从泡、汆,再到炒糖色、炖和焖,几个步骤他毫不含糊,整个过程下来耗时一天,“传统的东西要想有持续的生命力,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我们的软甜口就很成功,另外,根据消费需求,目前我还挖掘出了香辣口味的把子肉、坛子肉、酱油盘龙肉和秘制腐乳肉等,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年轻人已是“深夜食堂”的主力军,这也倒逼着传统美食进行改变和创新。

当然,在“满城尽是把子肉”的济南,张记不是独一家。像超意兴的把子肉,在济南也是独树一帜。而不少推着小车出摊的个体户,把子肉也是做得有滋有味,别具特色。

要上一碗浇了肉汤的米饭,夹上一块软香的把子肉,对劳累一天的人来说,可能不仅仅是果腹,更是一种慰藉。而对创业3年多的张文韬及其他诸多坚守传统的人来说,能将小小的一块把子肉或其他小吃做得有滋有味,并得到诸多食客的青睐,不仅仅是个人事业、人生的成功,更是对济南这座城市发展贡献了别样力量。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李伟 周桐 薛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