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村来了硕士女支书

2021-11-08 09:38:5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今年,36岁的李丰头上又蹿出一层白发,而她的脸却更黑了。

2年前的11月19日,已在村里干了4年的村委委员李丰,高票当选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至此,李丰成了当地学历最高的村党支部书记。

李丰(右一)在和村干部讨论工作计划。

亓家滩村位于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北部山区,全村693口人有7000多亩地,而其中大部分是山林地,耕地仅有448亩。虽然离泰安市区仅12公里,可路少人稀产业无的小山村还是一直穷得叮当响。

“当时我家只有9分口粮田,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地里挖地瓜。”李丰从小干过不少农活,长大了考大学也是选的山东农业大学。

考上大学的李丰是父母眼里的骄傲,因为走出这个小山村是无数亓家滩学子求学的最初梦想。

2011年硕士毕业后,李丰入职济南的一家企业。走出山村跨入省城,李丰父母总算了了一桩心愿。只不过,静静躺在山坳里的亓家滩村依然默默无闻,甚至因为年轻人大幅外流而显得暮气沉沉。

李丰(左一)在施工现场。

2015年,泰安市实施“育苗升级”工程,鼓励年轻大学生返乡创业、回村任职。

“让年轻大学生回这个穷山村岂不是痴人说梦。”当年,已经64岁的亓家滩老支部书记焦承诰想找个村里的中年人接班都难,更别说找个大学生回来了。不过,身为硕士的李丰还是蹦进了焦承诰的脑海里。

连续多次登门造访,可把李丰的母亲恼得不轻,不过李丰不想回村的思想却渐渐松了。

“我是村里长大的,村里又穷又落后,说实话我心里也很急。”李丰说。她最后决定回村可把母亲气得够呛,只得到了父亲和丈夫的支持,不过丈夫甩下一句“回村可以,后果自负。”

女硕士李丰回村了,面对的是村民异样的眼光,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面对的还有不可预知的未来。

为彻底转换状态,刚回村的李丰,就把一头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随后就是走家串巷,把从小长大的村子重新熟悉一遍。

李丰走访村民。

跟着老书记干了四年,李丰从村委委员被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

“原来老支书安排什么我就干好什么,现在当了书记什么都得考虑,担子一下重了。”李丰说。自从当上了村支书,她的头发就开始白了,当然脸早就黑得透亮,全没了几年前省城白领的精致。

亓家滩村是个山村,当地村民有种猕猴桃、樱桃等水果的习惯,只不过以前种果树是靠天吃饭,卖果子更是听天由命。

“原来是既怕下大雨淋坏了,又怕不下雨旱死了。卖果子都是推着小车到集上卖,卖不掉的只能眼睁睁看着烂掉。”亓家滩村老党员李平怀常年种着几亩猕猴桃,只是以前忙活大半年也不敢保证能挣钱。

李丰带头修补路面。

“我们全村有四分之三的村民都种着猕猴桃,这个产业做好了,成规模了,村民就有奔头。”李丰说。现在灌溉设备铺到了地头上,阀门一开,水就下来,浇地不愁了,猕猴桃的亩产也提到了四千多斤。不仅如此,李丰还带着几名年轻村干部和党员,成立了亓家滩村电商服务队,教村民网上卖猕猴桃。2020年疫情期间,李丰干脆当起了卖货主播,硬生生把亓家滩猕猴桃的名声打了出去。

“疫情没影响我们销售,我们通过电商卖了三分之一的果子,剩下的基本都被周边市民采摘完了。”李丰说。因为做出了名声,这两年亓家滩的桃农根本不用出村,猕猴桃就能销售一空,而且价格还能比市场价高出不少。

村民的猕猴桃上网销售。

短短几年时间,亓家滩修了路,通了水,上了网,有了产业。随着猕猴桃种植、艾草加工、写生基地等产业项目一个个落地,亓家滩村集体年收入迅速增加。

“去年增幅达到150%,到了30万元。”李丰觉得,亓家滩要长远发展还是要做好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让村民有盼头,让年轻人愿意回来。

“现在我们的‘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7岁,是全镇最年轻的,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资本。”李丰说。

11月3日深夜12点,在山上值完森林防火轮班的李丰准备赶紧回家,毕竟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且明天的亓家滩还有很多事等着她。

“难,很难,坚持……”李丰不断在朋友圈给自己打气。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