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乡村|土地变得“有点甜”?看传统农业村的新尝试

2021-05-12 10:17:5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收瓜了啊!”

“收快点啦,老板们都等着呢!”

“哈哈哈哈……”

4月底,记者走进平阴县孝直镇东白庄村的温室大棚里,村民们三五人一组,伴着节奏轻快的音乐,收瓜装瓜,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最后一茬甜瓜,今年第一次种,真不孬!瓜甜卖得好 ,咱这心里更甜!”东白庄村民、大棚种植户陈瑞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对记者说。

建冬暖式大棚、种甜瓜,这在东白庄村的历史上,都是头一次。

东白庄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多年种惯了玉米、小麦、土豆、白菜的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在2021年的春天,自己的土地突然变得“有点甜”。

“这是咱村书记的主意,事实证明,是个致富增收的好路子!”村民们连声议论着。

大家口中的东白庄村党支部书记,名叫陈宪峰。作为全村的“大家长”,陈宪峰自上任来,一直在土地上做文章,不断寻求适合当地发展、促进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东白庄村有耕地面积1450亩,1997年以前,全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2003年,陈宪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展土豆、白菜、玉米的“三种三收”种植模式,村民的收入较以往有了提高。

2007年,在原有种植模式的基础上,陈宪峰带领村民建设简易拱棚,种植早春土豆。“有了拱棚,土豆上市早,卖的价格更高。”陈宪峰说。

从创新种植模式,到建拱棚错峰种土豆,在陈宪峰的带领下,东白庄村的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但陈宪峰总觉得少点什么。

“大家伙还是各家种各家的,成不了规模效应,还得再想法子,让村民们的收益再提高!”陈宪峰说。

2020年,为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让村民从地里获得更大收益。陈宪峰决定,调整村里的产业结构,打破传统的“三作三收”种植生产模式,带领村民先后到潍坊青州、寿光等地参观考察,确定发展冬暖式大棚,种羊角蜜甜瓜。

“村里头一回建设冬暖式大棚,种甜瓜,不少村民心里没底,我们就先把技术‘请’回家。”陈宪峰介绍,2020年7月,村里与寿光一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棚种瓜所需要的物料、人员,全都由寿光的合作方提供,确保了建设和种植的质量。

与此同时,东白庄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流转了部分社员土地50亩。

2020年12月,10个冬暖式大棚顺利建成并承包到户,12月25日,甜瓜苗完成栽植。

“在甜瓜生长过程中,我们又专门聘请了寿光的8位专家到场,指导农户种植管理,让大伙儿放心种瓜。”陈宪峰说。

2021年3月15日前后,头茬羊角蜜甜瓜成熟上市了。

“那段时间,大棚外面停满了车,都是来收咱的甜瓜的!”陈瑞堂抬高了嗓门,一边指着大棚门口,一边对记者说,“头茬每斤卖到了4.8元,摘下来就直接拉走了!二茬价格低了点,但也不愁卖!”

说到收入,陈瑞堂的脸上难掩喜悦;“比以前种土豆效益高,收入翻番了!”

眼下,东白庄村10个大棚的羊角蜜甜瓜即将收尾,不少村民认可了冬暖式大棚的发展思路,主动提出要加入合作社,一起建棚种植。

这样的结果,让陈宪峰很欣慰,也让他对村庄未来的发展更有底气。

“种甜瓜开了个好头,下一步,再继续考察种植项目,流转土地建设大棚,让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阳光下,陈宪峰看向远方,目光坚定。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兰姬慧 通讯员 李承婧 贾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