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农民、客户都讲双赢”,沂蒙地瓜姐每年两千万斤地瓜卖上海

2021-04-08 16:22:3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春已深,40岁的张倩越来越忙。20多万斤地瓜种下了地,育出来的地瓜苗将栽进300多户农民的地里,这些地瓜苗既是她对农民的承诺,也是农民增收的希望。她不得不小心又小心。

张倩是莒南县涝坡镇双山村农民,高中毕业后,她跑到县城卖衣服,从没想过要去种地。当地山多岭多,土地瘠薄,只能种些地瓜、花生。花生太费人工,地瓜太便宜,那些山岭薄地,种上一年,挣不了几个钱。

结了婚,有了女儿,张倩没法再去卖衣服,便回到农村看孩子。2010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她闲下来了。闲着难受,她想种地,可种啥让她更为难了。她了解到一种新品种地瓜,每斤能卖到7毛钱;当地农民种的地瓜,只能卖一二毛钱一斤。

2010年春天,张倩流转来50亩地,买来地瓜苗,栽在地里。村里的老人看着她栽地瓜苗,笑了:我们以前穷的时候,只有地瓜可吃;现在日子这么好,谁还愿吃地瓜?

秋季,张倩的地瓜丰收了,每亩产量达到上万斤,可她却赔了6万多元钱。原因是她种出来的地瓜,小的不够斤量,大的瓜型不好。人家收购地瓜,3两以下的不要,瓜型不好的不要。最后,张倩的很多地瓜,是5分钱一斤买掉的。

张倩跑到地瓜种得好的农民那里取经。取经回来后,她自己都摇头苦笑:她不知道栽地瓜苗株距多大最好,她不知道地瓜苗栽时要斜插,她不知道地瓜生长到一定时期需要控秧。“我第一年栽下的地瓜苗,全是直插的。”她说,“直插栽下的地瓜苗,一般只结一大一小两个地瓜。大的太大,长变型了;小的太小,不够斤量。”

赔了这么多钱,2011年,张倩的丈夫只好出国打工挣钱还债。这一年,张倩又种下了近200亩地瓜。她参加县里的技术培训,外出向农民学习。秋后,她一亩地瓜的纯利达到800元。

“沂蒙地瓜姐”张倩。

前两年流转土地都是一年期的,2012年,张倩流转了500亩山岭地,期限是30年。买地瓜苗成本太高,她就自己育苗。地瓜种得太多,她只能多雇人。雇人多了,她看不过来,就有人出工不出力。秋季收完地瓜,她一算账,仅人工费,一亩地就800元。这让她种地瓜的利润大大降低,也让她明白了,地不是种得越多越好。

2012年收完地瓜,不断有农民问张倩:我们跟着你种地瓜行不?张倩说,怎么不行,你们想自己育苗,我给你们提供地瓜种;不想自己育苗,我给你们提供地瓜苗。

2013年,因为周边农民想种地瓜的多,张倩育的4个大棚的地瓜苗,先提供给农民,剩下的自己只够栽170亩。秋后,她种地瓜的收益,反而比上一年高多了。

这让张倩想到了国家提倡的休耕。地瓜很怕重茬,重茬后病虫害都要厉害多了。从2013年后,她每年500亩地只拿出一半种地瓜,另一半实行休耕。

种出来的地瓜,开始买给上门收购的贩子,张倩后来联系上了上海的两个大客户,直接把自己种的、农民种的地瓜,发送到上海。后来,她又与泗水县一家地瓜加工企业签了协议,每年根据企业的要求,组织农民种地瓜。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地瓜,2016年,张倩成立了合作社;为了上网卖地瓜,2018年,她又成立了公司,为她的地瓜注册的商标是“沂蒙地瓜姐”。她在网上卖的,是自己种的烤薯,而且每个都是四五两重。“这样大小的地瓜,看着舒服,吃着好吃。”她说。

2020年,张倩挣钱的大头,是在网上。在网上卖鲜地瓜和加工后的地瓜产品,她挣了100多万元。“我不想从农民身上挣太多的钱。”她说。

能种出这样的地瓜,才是真水平。

张倩在网上卖的地瓜,也变得娇贵起来,套起了网袋。

张倩种的烤薯。

最初给农民提供地瓜苗时,张倩就对农民说:我不能不挣钱,可从你们身上挣多少钱,我都会和你们说清楚。

她为农民育地瓜苗,每年都是每株只挣一分钱。她向农民提供的地瓜专用肥,什么价格从厂家拉来,再什么价格买给农民,一分不挣。她从农民手里收地瓜,再卖给上海的客户,一斤只挣2分钱。“不管和跟着我种地瓜的农民,还是和上海的客户,我讲的是双赢。我挣得过多,就不是双赢了。”她说。因为她种地瓜,更是因为她带着当地农民靠种地瓜增收,当地农民叫她“地瓜姐”。

现在,张倩的地瓜生产、销售流程,变得很简单。每年开春以前,与客户签订单;根据订单,与农民签种植协议。秋天来了,农民收获地瓜,张倩负责把地瓜卖出去。2021年,她与客户签下了1500亩的地瓜种植订单。

“和上海的客户,我现在一年只能签6个月的供货合同。”张倩说,“这6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向上海发两车地瓜,一车6万斤,共计2000多万斤。我不愁农民种出来的地瓜卖不出去,而是愁没有那么多地瓜可以卖到上海去。”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刘雁 徐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