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鲁锦老字号 唤醒千年鲁锦第二春

2019-12-09 10:33:34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菏泽地处黄河之滨,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在这里,具有两千年历史的菏泽民间织锦,因其图案色彩绚丽,美丽如锦,被定名为“鲁锦”,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的改变,鲁锦的身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20多年前,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的民营企业家赵丹,从点滴做起,走上了守护鲁锦的道路。他创办了山东乡韵鲁锦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吸纳村民就业、创新织法传承鲁锦技艺……走在了传承非遗和老字号的前列。让鲁锦十分光艳的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丰富和装点着现代生活。


借款3000元起步,从做超市开始

1988年,赵丹跟妻子丁珍珠决定创业,但是生活的拮据让两个人没少犯难,只能找亲戚朋友借了3000块钱起步做生意。

两口子的小店以“诚实守信”为原则,没几年,就发展成镇上知名的小超市,当超市越做越大,赵丹却觉得自己最想做得是实业。“做了十几年的超市,也认识了不少商场里的人,我发现不少高层人士对农村的老粗布非常感兴趣,便开始调查农村老粗布的市场情况。”赵丹说。

赵丹并没有盲目地丢弃本业,而是先做市场调查,他跑遍了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的商场超市,做了成千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对农村粗布——鲁锦,还是有着浓厚的情结,他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妇女都有这样的老手艺,但是却长期在家里照顾家庭,没有经济来源。

赵丹想,这是个好机会,既能把咱们农村人的好东西推广出去,又能让农村的老百姓挣钱致富,何乐而不为呢?

保护鲁锦艺术,传承鲁锦文化

“乡韵”是菏泽早期经营生产棉织锦的老字号,创建于1951年。

在传统社会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下,菏泽鲁锦的织造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自家的衣料和铺盖。只有少数农民将自家富余的棉织锦拿到集市上出售,以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

“乡韵”鲁锦创始人张素娥是丁珍珠的母亲。1951年,22岁的张素娥看到当地妇女自纺自织的棉锦花色鲜艳、细密厚实、使用时舒适透气吸汗、手感越用越绵软,为了贴补家用就在李村集镇上经营起了棉布店,采用提供棉花给农村妇女纺棉线、再回收织锦棉布结算加工费的办法,将棉织锦的生意逐渐做大。“母亲不仅在李村镇当地零售棉织锦,还销售到河南、安徽一带,当时给布店起的字号就是‘乡韵’。” 丁珍珠说,“乡韵”两字本意为“传承乡土气息,韵显民族风情”之意。

鲁锦具有花纹精致,色彩鲜艳,质地紧密,美观实用的特点,其织造工序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要经过72道手工操作。“鲁锦能以22种基本色线变幻出近两千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赵丹说,乡韵鲁锦的产品取自天然材料,具有安全、无毒、环保、无污染、无刺激、无化学物质残留、可降解的生态特性。

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赵丹跟妻子丁珍珠决定,重新拾起农村的老粗布手艺,继承乡韵鲁锦的织造工艺和经营理念。2007年,两人以“乡韵”为商标,注册成立菏泽乡韵鲁锦纺织品有限公司,并招募附近会老手艺的村民,一起加入到这个团队中。

最开始,赵丹完全按照农村原有的那种操作模式进行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后发现,这样的管理模式,成本非常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生产销路也出现了问题,没有预想的销量好。

赵丹跟妻子丁珍珠商量,对原有的设备进行重新改造,对现有的织布工艺和花色等也进行全面提升。两人一拍即合,对整个公司的设备和工艺进行了大范围提高,投入资金上百万元。经过技术改进,公司生产出来的鲁锦产品档次有了明显转变,公司也进入到规模化生产的阶段。

鲁锦触网,业务量持续攀升

从2007年5月开始,菏泽乡韵鲁锦纺织品有限公司就在赵丹的带领下,第一次把传统工艺浓厚的农产品——鲁锦带到了互联网上。

“当时,该公司充分利用百度、阿里、谷歌等互联网知名品牌推销公司的品牌,用最低的费用实现了最大的效益。”赵丹对10多年前首次触网记忆犹新,这也为后来走向电商之路“埋下了种子”。随着用户增加,公司很快开发出600多种产品种类,适应了网上购物的需求,2012年公司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注册了网上商城,“那一段时间,天天盯着技术人员将生产的每个产品系列、详细规格发布到网站,这个模式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来咨询、洽谈业务。”赵丹说,是电商给了鲁锦产业再一次焕发青春的时机。

线上铺好了路,还要线下实体店结合。目前,乡韵鲁锦产品实体专卖店从10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北京、上海、东北三省、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及山东各地市都设立“乡韵鲁锦专卖店”。同时还力拓国外市场,与知名国际贸易公司合作,产品远销往日本、美国、俄罗斯、东南亚及欧洲其他各国。“‘墙里开花墙外香’,越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越受外国人的喜爱,在国外也能有更大的市场。”赵丹说。

延承了传统文化,还要形成产业效益。目前,乡韵鲁锦的畅销,带动了周边100余名群众从事手工绣花、口子编织等多道纯手工制作程序。“当地群众从我们公司里拿材料,回家加工就行。”赵丹说,“我们给群众计件发工资,干活较快的每月都能挣到2000元左右。”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公司“乡韵”品牌始创于1952年至今,先后曾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山东老字号”等称号。其所开创的连锁实体店经营、电子商务和礼品定制、婚庆定制的新商业模式,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在谈到鲁锦今后的发展方向时,赵丹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为保护鲁锦成立了菏泽乡韵鲁锦纺织品有限公司,但成立公司的目的不是鲁锦的最终归宿,最终目的是保护鲁锦、传承老字号,让非遗、老字号等匠心型品牌走出去,又能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农村大众报记者 石鹏志 通讯员 郜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