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 | 威海,向着国际化城市加速奔跑
2018-11-30 14:29:4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前言 40年前,一场以开放为风、改革为浪的变革启幕,最终成风起云涌、浪奔涛啸之势,改写了中国广袤大地的历史。40年,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短暂瞬间,但就在这短暂瞬间,位于黄海之滨的威海,却加速迈向国际化,镌刻下令人惊叹的沧桑巨变。 40年改革开放,威海人敢想敢梦、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干出了许多看似不可能,但对发展至关重要的“威海奇迹”;40年改革开放,威海人向问题聚焦,以试点开路,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一大批叫得响、可复制、能推广的“威海经验”;40年改革开放,威海人以国际为舞台、变世界为腹地,吹响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号角,自信地向全球发出“威海声音”。 40载栉风沐雨,威海探索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之路。 ( 国际帆船拉力赛。) 站在对外开放最前沿
10月9日下午,在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泛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电商出口基地仓库,质检员麻利地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个插头,迅速检查大小、型号等,然后拿起手机拍照,将照片上传到系统后台。 这是住在韩国京畿道的李金子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产地在义乌的商品。照片传到系统后,李金子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照片,很快点击了确认。随后,仓库工作人员开始对插头进行打包、贴单、发货,3天就能送达。 山东泛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京涛说,目前,像这样的跨境电商业务每天有3000—4000单,而且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跨境电商业务是于京涛近两年从事的业务,此前的10余年间,他在泛亚透过对韩物流的变化,见证着威海对外开放的成果。 架起“金桥” 种好对外开放“试验田” 建市之初,尽管拥有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这一响当当的称号,但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等已经先一步发展城市的夹缝中,威海的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工作千头万绪。威海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综合分析后,很快有了答案:对外开放。 1988年起,威海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大张旗鼓表彰在对外开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鼓励人们解放思想,真干实干大干。 1990年9月15日,从韩国仁川出发的“金桥”轮缓缓驶来,将123名韩国客人送到这个只有32辆蓬布三轮车、捆着废旧轮胎做码头护舷的滨海小城里。这是中韩海上的第一条通道,从此拉开了中韩合作的序幕,也打通了威海通往世界的窗口。海外媒体曾这样评价:“中韩海上航线的开通,意义难以估量。” “金桥”轮的开通,成为威海开放型经济的里程碑。搭乘这架“金桥”,威海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打开了对韩开放的新局面。“借韩兴威”战略的启动实施,释放出威海的外向基因,燃起威海人骨子里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颠覆着城市发展思维和模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地级威海市成立初期,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只有18项,“三资企业”只有9家,实际利用外资不足100万美元。而199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30%,此后多年更保持在30%以上。 得风气之先,率先开放,打开的不只是威海的眼界,更为改革提供了“倒逼”的动力,曾经固化的边界松动了,刻板的体制机制活泼了。 威海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的工作安排为导向,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将全市改革开放发展水平提高到新层次。 2010年12月21日,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在威海港开通。这是我国首例与周边国家开展的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威海港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陆海汽车货物运输项目的试点口岸。一年后,龙眼港、石岛港也尝鲜陆海联运,架起了威海市对韩开放的“海上高速路”。 2012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北京达成共识: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时隔两个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确定由威海、青岛、烟台、滨州等7个沿海城市作为示范城市。 2015年,威海和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被写入中韩自贸协定,威海成为首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开创了双边自贸区建设的先河,示范区建设在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32项创新性突破。 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也在威海开花结果,形成了一批可借鉴的改革经验。 威海不断吸纳外部嵌入优势,不仅拥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视野,也拥有了争先创优的底气和信心。“城市国际化”战略正式写入今年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汇智聚才,借力“世界大脑”,打造“特种部队”。成立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15名来自世界500强、新兴产业领域知名跨国公司、著名国际组织和商协会、境外知名咨询机构亚太区总裁以上高管、专家及知名人士为国际化威海献智献策;出台《威海市招商“服务大使”工作规定》,首批113名招商“服务大使”助力“双招双引”实现新突破。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威海以全新的姿态,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模式、新领域。惠普、软银、微软、马夸特等一大批跨国强企落户,外资企业由建市初期的9家发展到2017年的1292家,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5家。迪尚服装、三角轮胎以及农产品、渔具等摆上了欧、美、韩、日、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货架,越来越多“威海制造”走向世界。去年,威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05亿元,增长17.8%,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长1.6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49个,贸易额增长44.8%。依靠改革开放,威海从昔日的偏僻渔村,站到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经济要外向 思想先解放 不久前,带着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威海市党政考察团一行40余人,赴浙江嘉兴、江苏常州、广东珠海、福建厦门考察学习。4省4市16个考察点,考察团进企业访园区看发展,取真经找差距补短板。 南方先进城市敢想、敢干、敢试、敢冒的闯劲,自我否定、不满现状的干劲,放下身段、服务企业的心劲,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劲,都给考察团带来震撼。大家一路看一路议,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大家意识到:不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撕开一道口子,就很难在行动上杀出一条路子。 8月28日,《关于学习借鉴南方先进经验加快推动威海市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建议》正式下发,从“出台地方性法规促进城市国际化”“研究深化‘推动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11项意见建议,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再度让威海整装上阵。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推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动力,是持续的解放思想。而威海解放思想的步伐不断深入、一刻也没有停止。时下,新一轮“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活动正掀起高潮,威海全市上下想发展、求突破、谋跨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度被激发。 回望来时的路,建市伊始,威海市委、市政府就响亮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强烈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 1992年4月18日,威海市市直机关干部大会又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按特区模式办,照特区样子干。”进入21世纪,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态势,面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发展道路上亟待破解的矛盾和问题,从“两个率先”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从“对接青岛、融入半岛”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思想解放巨澜。 从破除“满小旧怕”到“全市加快发展我们怎么办”,从破除“满松低怨”到“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再到“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一年一轮的解放思想,让威海市上下从思想深处、痛处剔除沉疴,目标更加坚定,步伐更加矫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形势、新变化给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威海上下有着这样的共识:看清大势,保持定力,才能不乱阵脚;把握全局,坚持耐心,才能在重点领域从容发力,才能为结构调整争取空间。 “战略上有定力,战术上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威海市委、市政府准确研判经济形势,坚持以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GDP论英雄,按照“1+33333”工作体系,坚定不移实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城市国际化”等既定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还实现了质的飞跃。2016年年底,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 7月29日,威海市召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动员大会,大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参会人员从市级领导一直到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规模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要坚决打破因循守旧的路径依赖、政策依赖、资源依赖,提振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增强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决不能‘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会上,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这样说,“要继承发扬是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的优良传统,坚决破除骄傲自满、安于现状的思想,让对外开放的定位高起来。” 号角已吹响,威海正以面向未来的责任和担当,朝着“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进发。 强化担当作为 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回顾40年艰苦创业,威海各项事业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探索新路子、闯出新天地。 优良的党员干部作风为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月8日,威海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实现了反腐败力量的全面整合,迈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从严从实正风肃纪,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被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管理总体考核,营造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发展环境。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微腐败”治理,威海创新推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三堂课”,有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搭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综合平台,推动“不敢”向“不能”“不想”转变。 从连续多年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到大兴学习之风、提高能力水平,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威海市以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为第一要务,着力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政治修养上下功夫。 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四新经济”“互联网+”等一系列新经济体系,干部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威海强化本领责任担当,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出台《关于实施“薪火工程”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启动干部国际化能力培养“双百计划”,引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通过专题集中培训,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方式,着力解决干部队伍“能力危机”与“本领恐慌”问题,队伍整体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担当实干贵在行动,面对三星A4打印机项目整体转移的困境,威海在3年时间内,靠着优良的产业生态、精准专业的招商服务和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不仅留住了三星,还引进了全球最大打印机生产商惠普产业链。 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新征程中,威海勇于革新突破,主动跳出原有的日韩圈子,在突出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基础上,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扩大开放。 为了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威海市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同时,通过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把那些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威海踏上“再出发”的全新征程,开始更为壮阔的逐梦之旅。
改革成果惠人民,山水画卷最宜居
威海,这座被誉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鼓点,以国际化的视野,民生至上的情怀,走在前列的追求,一路前行,获得了全国乃至世界在人居、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一系列最高奖项,在“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上写下了最动人的篇章。 打造人居城市的招牌 “要致富,先修路”,努力提升优化交通条件,成为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历届领导班子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威海市上下群策群力,威海大地上出现了青威二级汽车专用路、烟威一级汽车专用路、威海新港、桃威铁路、威海机场等重大交通工程,海陆空立体化交通体系初步构建。而今威海,公路四通八达,城铁飞驰而过,海港轮船川流不息,国内国际航班日益密集……胶东半岛3小时交通圈、国际化立体大交通网络已然形成。 与交通一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人居环境。行走在威海市区,一排排现代化楼房背依青山、面朝大海,依势而建、错落有致,开阔整洁的道路纵横其间,花繁叶茂的绿植随处可见,美不胜收的海滨公园镶嵌成链,别具匠心的街头小景有机点缀,还有各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吸引目光……如此美观、宜居的城市风貌,是威海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精心描绘的结果。 在城市中,威海全面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按照“拆一片旧村,建一片新城,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要求,一项项激励政策密集出台,一条条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曾经像城市疮疤一样的破败城中村,被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幢幢新楼的新社区取代。 海陆空交通通达、城乡环境面貌巨变,不仅带来了人们出行的便捷、居住的享受,更带来了发展格局的提升。 市中心巍峨古朴的环翠楼,居高临下,静静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曾经的市区,便是环翠楼周边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至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市区建成面积也不过13.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人。 1991年至1998年期间,威海市按照“小、巧、秀、雅”的思路,探索和实践了城市规划建设“四十八字方针”(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矮层楼房、楼有间隙、楼楼有别、一幢一式、因地制宜、随坡就势等),塑造了山、海、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 得益于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成就和城市形象的大为改观,1996年,威海市被联合国授予“全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100佳范例”城市;2000年被评为“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2004年9月,威海市举办了全球第一个以人居为主题的节日——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至今,威海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人居节”这一品牌节会,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这些重大荣誉的取得,给予了威海莫大的鼓励。2012年,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城市化发展战略,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实施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同城化设计,走出了一条“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特色城市化之路。 威海的城市发展框架悄然巨变: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南海新区、乳山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快速突破;2013年,临港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2014年,文登正式撤市设区……威海市区建成面积增加到了205平方公里,人口94.26万人。威海从“环翠楼时代”,经“里口山时代”,步入了“昆嵛山时代”。 一体化布局,外延表现在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内涵则体现在基础配套设施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威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重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在城乡交通、水电气暖、环卫、污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全域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综合管理,城乡居民幸福感与日俱增。 上演农村环境的嬗变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等深入实施,如今的威海乡村,已蜕变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态画卷,引人入胜。 2007年,在农村,全市启动了以“三清三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大规模综合整治,经过连续多年努力,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完成了2278个村庄的综合整治,实现了村村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村村通电、通自来水、通城乡公交、通闭路电视、通无线网络目标,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基本完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 9月19日,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山峦苍翠、河水潺潺,如同仙境。早饭过后,村民王元东扛起铁锨准备出门:“我去刨些地瓜、芋头,中午好煮给客人吃。” 去年初春,眼看着经美丽乡村建设的下石硼村,景色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头脑活泛的王元东老两口,在自家小院里开起了农家乐,取名“翠花的家”。“没想到老了还能创业。去年家里增收了三四万元,今年有了知名度,每天都有好几拨客人打电话预定,估计年收入能翻一番。”王元东乐呵呵地盘算着。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党的好政策,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王元东感慨道。 同样获得感十足的还有威海南海新区小观镇埠子场社区居民于爱华,谈起现在这个家,她的脸上挂满笑容:“搬出了农村,住进这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幸福得很。” 几年前,威海南海新区开始建设新型社区时,于爱华就已迫不及待地想搬出平房住进楼房。今年4月21日,社区分房后,她作为南廒村第一户,搬进了几十里外的埠子场社区。 新家吸引村民的除了完善的市民待遇,还有可期待的楼宇经济。就地城市化带给当地村民更多的直接利益,小观镇西海庄社区居民于彩丽受益颇深。她不仅搬进了新型社区,还成为南海公交公司的一名出租车司机,有稳定工作,还有齐全的各项社会保险。 随着农村环境的嬗变,“生态威海”愈加名副其实。生态环境是威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深入贯彻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从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到领取环保领域最高社会奖项——“中华宝钢环境奖”,威海用行动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范例。 播下文明的种子 2010年,来自美国的Micheal来到威海,成为山东大学(威海)的一名外教。如今,他不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拥有了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宝宝,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8年间,Micheal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威海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宜居。人们走出家门,不远处就有广场、有公园,环境非常好。”他说,最让他感到舒适愉悦的还有文明有序的城市风尚以及亲和有礼的威海人。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大的软实力。十多年来,威海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描绘宜居城市的美丽外表,更塑造宜居城市的动人内核。 2004年9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全国第一个评价与考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的指标体系,也是对城市发展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这一年,已经夺得“联合国人居奖”桂冠的威海,毅然加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在200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威海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市上下受到了极大鼓舞。此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来。 自创建之初,“创城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就已根深蒂固。威海历任书记、市长反复强调,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至上”理念,贯穿在城市发展的始终。威海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教育事业上,创建了全国首批、省内第一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被列为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验区;医疗事业上,建设社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广普及家庭医生,大力实施“医联体”等,全面打造“健康威海”,被国务院表彰为2016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试点城市;文体事业上,建设市级大型文化场馆48处,72个镇街全部建成文化站,每年送戏下乡2800余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市体育场地总数达到2532个,连续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世界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为城市增添了激情与活力;社会保障上,在全省率先整合建立了城乡统一、市域一体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全国领先;在全省率先创建威海创业大学,在全国设立首个一站式创业服务大厅,创业生态全面优化;在全省率先建成互联网慈善信息化平台,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如果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威海的发展成就和建设成果,“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堪当重任。2015年2月,威海以综合测评成绩第一的佳绩成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11月,威海顺利通过复评,继续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荣成、乳山也顺利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金字招牌的取得,是威海市高标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行动成果,也意味着威海以全新面貌、崭新起点走进了新时代。
争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在去年10个村、4000多亩土地流转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威海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等21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被纳入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统筹范畴。慈口观这个小山村,通过平台“窗口”,迅速引来了十多拨投资商。 “在深化同城发展、推动精致城市建设过程中,镇村是亟需补齐的短板。我们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主抓手,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好地融入威海中心城区。”文登区高村镇党委书记姜宗浩说。 高村镇的发展,无疑是威海乡村振兴工作的缩影。威海市坚持以“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为带动,以规划谋划为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多规合一,对全域旅游、水利、道路等进行一体规划、一体实施,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有机结合,争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促进产业振兴, 发展现代农业 在威海高区初村镇51号农场,3200亩的现代果园十分气派。眼下不是采摘季,可每到周末,都有众多游客进入农场游玩。因为农场中还开辟了动物园、户外拓展区、美食烧烤区等休闲游乐项目,成为众多中小学校、企业组织团建的好去处。 在农场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农场总经理黄松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吸收了周边60余位村民员工,还吸纳季节性劳动力约400人,为周边劳动力创造收益约400万元。他还义务帮扶了3个省级贫困村,对省级特定贫困户每年发放生活费1000元,近两年先后捐赠扶贫款项50余万元。 荣成市夏庄镇悦多果业总经理宋楠早年曾留学加拿大,他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建起了现代化果园。果园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并建有水文气象监测站,对土壤墒情、果树生长情况实时监测。他还从国外引进了分选机,从口感、大小等方面对苹果进行精细分选,实现标准化生产。 去年,悦多果业产果达到20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果园为附近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采摘期平均每天的用工量在500人以上。 围绕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威海市文登区采用三级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区级主要抓统筹,组建农联众创孵化有限公司,提供农业大数据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商销售等全链条服务。镇级重点抓平台,建设了12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整合涉农站所资源,提供土地流转、托管经营、招商推介、检测服务、技能培训、劳务中介、农产品加工等“10+X”社会化服务功能。村级突出抓改革,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将村民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由镇级统一对外招商经营,全区镇级统筹面积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 产业振兴不但可以优化农业结构,还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在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上,威海市农业局积极谋划。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体系”来推动产业振兴。 据了解,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中,将建设粮食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区38万亩,建设4个1万亩、3个5千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代果园2万亩,建设西洋参、无花果、大姜、茶叶等高效特色农业种植区5万亩,形成主导产业引领发展、特色农业百花齐放新格局。围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增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3-5个、精品采摘观光园10个、现代果业示范园1万亩,建设农业休闲康养区8个,高标准打造威海农耕文化体验园。汇编休闲农业宣传册,推出精品采摘线路40条,收录知名经营主体100处。 在整个威海的供给侧改革,助力海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威海经济大数据平台为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乳山市牡蛎养殖大户王欢生产的牡蛎销往全国各地。过去,因为缺乏整个牡蛎养殖行业的权威数据,他并不了解乳山范围之外的情况。威海市的经济大数据给他提供了一个了解全国牡蛎养殖情况的权威分析。 聚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王家疃乡村振兴正当时”“寻路‘未来村’之旅”“听选调生讲美丽贝草夼那些事”……在网络上一篇篇推介威海美丽乡村的文章,赢得了广大读者纷纷点赞。这些精美的图文、生动的小视频,均出自各镇村的大学生村官之手。 在威海广大乡村,这些青春朝气、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村官,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为村庄代言,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在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持上,威海市有充分的政策保障。6月14日,《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规划从加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吸引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持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三个层面推动人才振兴。 今年5月25日,威海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深化提升威海英才计划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指出要围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技术创新和科技顾问团队。《意见》对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破解重大技术难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创新性人才,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的技术顾问团队等人才的选拔和奖励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 7月9日,首次走进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进行产业指导的日本岛根大学教授、国际牡丹专家青木宣明,被这里的优美环境和干事激情所吸引,当即决定在文登注册一家公司,方便更好地开展合作。 在农业专家的引进和使用上,西铺头村党支部“自有一套”。除了青木博士,该村还吸纳了5位博导、30多位博士、硕士作为“人才外援”队伍,将村里的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综合体打造得有声有色。 “有了各种鼓励政策,我们在人才的引进上更有底气、也更有干劲了。”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信心十足地说。 “如今,仍有部分农村由于农业技术水平低、农具落后、从业者老龄化严重等原因发展落后。我希望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农业知识、农业生产经营方法等,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来自荣成市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德鹏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李德鹏探索推行的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实现玉米亩均增产150公斤,经专家组鉴定,玉米最高单产976公斤,每亩节省投入60元。推广的小麦宽幅精播技术令小麦亩均增产100公斤,经专家组鉴定,小麦最高单产610公斤;其总结的花生合理搭配施肥技术,不仅解决了花生空壳难题,还实现了花生亩均增产120公斤。 在投身农业的9年中,李德鹏每年下乡时间都达200天以上,开展技术培训80多场次、现场讲座50多场次,直接培训群众3000多人次,足迹遍及荣成市200多个村。2017年9月,李德鹏荣获了“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 主力军发展壮大,外援储备也十分充足。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俊峰是海外留学归来的“80后”企业家。他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惠农,大力支持公司技术人员免费为农民提供海参池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海参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参底播增殖技术,解答农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当公司的科研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李俊峰都会毫无保留地进行技术推广。目前,已有10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项目得到普及和应用,示范面积达10万多亩,直接带动300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累计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越来越多像李俊峰这样的企业家,以及一批有科技知识、有技能、有互联网思维的青年人才心系农村,发挥其在资金、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优势,深耕沃土、经略海洋,参与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定位“五个乡村”, 规划乡村振兴战略 在《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威海市明确提出打造城乡融合的城郊乡村、美丽宜居的品质乡村、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宜养宜游的休闲乡村、传承创新的文明乡村等“五个乡村”的发展定位,计划到2022年,威海市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40%左右的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规划》围绕威海市乡村振兴“五个乡村”的目标定位,对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蓝图进行了描绘,从“三个层次”、分“四种类型”推进乡村发展,把广大农村建设成镶嵌在组合型都市区之间的新型社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三个层次’,即城市化集中居住新型社区、‘三线一环’美丽乡村示范带、全域标准化美丽乡村。其中,城市化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对城市规划区、重点发展区域核心区、重点镇驻地村庄,实施迁村并居,推进传统农村向新型集中居住美丽社区转变。”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威海市重点办副主任连伟亮表示,到2022年,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南海新区、乳山滨海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所有村全部实现撤村设居,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发展成为Ⅱ型小城市。重点打造张村、温泉、蔄山、俚岛、成山、虎山、宋村、海阳所八个国家级重点镇、特色镇,到2022年,镇驻地区域集聚人口5万人左右。 此外,根据《规划》,“三线一环”美丽乡村示范带将围绕海景线、山景线、红色旅游线和环城带“三线一环”村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全域标准化美丽乡村将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全域提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水平。 连伟亮介绍,本着梯次推进、分类发展的原则,到2020年,威海市乡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15个、示范村100个,其中精品示范村20个;创建市级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30个、示范村200个,全域美丽乡村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5%以上,提前全面实现小康。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40%左右的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规划》提出,围绕打造国内知名的以安全、优质为特色的品质农业基地,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特色精致农业、乡村旅游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等保障能力。 “威海市围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立足资源优势、区域特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从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新六产’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农业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等六个方面,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威海市委农工办副主任钟臣表示。 在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方面,将延伸整合产业链、加速提升价值链、优化融合供应链,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四型发展”,重点推动荣成市、张家产镇、福德庄村、荣成高新海洋经济等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镇、村、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 此外,威海市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促进农业发展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农业发展能力水平,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提高农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威海特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策 划:王治国 杨建新
执行策划:张 军 王德贞
撰 稿:戎 宁
编 辑:陈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