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深度调查|种粮大户为何农机更新快?

2024-07-07 18:25:0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7月3日,姬广涛陪同用户到位于济宁市兖州区的山东国丰机械,参加玉米收获机新品发布活动。他是平阴县的农机销售商,也是种粮大户。

“出于高效作业的刚需,我自己用的农机更新周期比一般种粮户要更短。”姬广涛对农村大众记者说,像玉米收获机,用上两三年就得更新。

与姬广涛同为2022年度“齐鲁乡村之星”的宋来华,同样是来自平阴县孝直镇的种粮大户。“什么先进就买什么,农机该更新就更新。”他说,经济上会有压力,“关键在于能不能挣得回来。”

最为在意的高效率

宋来华来自孝直村,2014年成立了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0人、大小农机50余台套。除了自己包地种地,他还为全村5000多亩粮田提供托管服务。姬广涛家在孝直镇野场村,目前流转土地1700多亩从事粮食生产,也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姬广涛。

2016年,在县城从事农机销售的姬广涛,注册成立了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将目光投向农业社会化服务。2018年,他再进一步,回到野场村包地种粮,办起了丰沃家庭农场。

目前,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15人,各类农用机械设备50多台套。“成员自己包种以及合作社托管服务的耕地,差不多有2万亩。”姬广涛表示,合作社承接了一些政府农业项目,有责任在应用先进农机方面做示范引领。

姬广涛同时坦言,合作社较为频繁地更新设备是“工作需要、市场所迫”。

拖拉机是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动力机械,与收割机、播种机相比,其更新周期要长一些。2016年,姬广涛成立合作社之初,主要从事耕地深松深翻社会化服务。他使用的“1504”拖拉机功率为150马力,在当时是最有劲儿的。

2018年借助平阴县“农机大提升”契机,姬广涛用上了180马力的拖拉机,当年下半年,更是添置了全县第一台220马力的大轮拖。据他介绍,就更新周期而言,拖拉机长一些,五到十年;播种机一般三到五年;收割机则是三年左右。

甚至,姬广涛使用的收割机“两年一上新”。“既有示范带动的考量,也是生产需要。”他说,“咱们的设备用得比较多,一般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小毛病了。”

与种植规模在三四百亩地的种粮户不同,姬广涛更在意“耕种管收”的人工成本和作业效率。“高端机械干活又好又快,故障率还低。”他说,“如果收割机在地里出了毛病,修理耽误时间不说,还得有四五个人干等着,都是人工成本。”

姬广涛特别提到跨区作业的麦客。“他们从南往北收,到了东北完成作业后,收割机往往就直接卖掉处理了。”姬广涛解释说,“收割机一年一换,麦客既可以充分享受售后服务,又能一直使用最新设备,更好地保证高效作业。”

快速回本的高端机

旧农机故障问题也是宋来华所担心的。农业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有着明显季节性和紧迫时间性。如果在集中收获季,因农机故障维修误了农时就麻烦大了。“不但生产成本大增,合作社的市场声誉也会大打折扣。”他说。

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来华。

10年前,宋来华刚成立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时,使用的小麦收割机还需要由拖拉机驱动。“现在使用的都是自走式收割机,喂入量也由每秒4公斤提至每秒八九公斤。”他说,新机器功率更大、驾驶舒适性更高,高效的同时还省了人工和油料消耗。

宋来华家的播种机也早已更新为宽幅精播的设备,能实现边播种边施肥,多工序一次完成。他提到,2020年更新的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下地可同时完成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机里的经济观源于农业生产实践。

2014年,宋来华花13万元购置了一台带剥皮功能的新型玉米收获机。秋收的时候,这台机器没白没黑地在地里干活,就没回过家。“配上两个机手,两班倒替着干,我们只管往地里送油。”宋来华说,不用单独再给玉米扒皮了,当时合作社服务的农户都非常高兴。

这件事也让宋来华认识到,只要条件允许,添置农机就买最高端的。而且,“什么先进买什么”能减少农机更新换代的次数,减轻投资压力。

2018年,昊丰合作社购置了孝直镇第一台农业植保无人机。从大成到极飞,再到大疆,现在昊丰合作社配备的无人机喷洒作业速度超过1000亩/天,效率越来越高。虽然设备价格越来越高,但合作社除了自用,也提供社会化服务,效益比较可观。

宋来华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村种粮户提供托管服务。

在润沃农机专业合作社门前停着的那台红色农机,看着就高端大气。“2022年承接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推广项目,新添了3台高端播种机。”姬广涛介绍,“这一台用着格外顺手,2023年用它完成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3000亩。”

姬广涛购置的用于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高端播种机。

虽然买这台机器花了13万多元,但3000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干下来,如果不考虑人工和油料费用,它就已经回本了。今年夏种,姬广涛为这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播种机加装了滴灌带铺设装置,干起活来如虎添翼。

在姬广涛看来,这款专用播种机配置全面,再用上两三年没有问题。比较而言,小麦、玉米收获机这几年更新换代更快。

报废换新的玉米机

2018年,姬广涛购置过两台履带式收割机,在2020年就处理掉了,2021年用上了新收割机。“当时是半价处理的。”他告诉记者,二手农机一般是第一年折价30%,第二年再折10%—15%,第三年折价50%。    

“淘汰下来的农机可以卖给中间商流向二手市场,或者直接卖给使用要求不太高的农户自用。”姬广涛介绍,没有转让价值的旧农机就得报废处理。

截至目前,宋来华的合作社已淘汰小麦、玉米收获机各两台,卖给了个体旧农机回收商或经营规模不大的种粮户。根据他的经验,小麦收割机这类设备,最多用四五年就得更新。如果养护精心,机器使用寿命也能适当延长。

2019年,宋来华那台“功臣级”玉米收获机退出合作社现役,卖了2万元。补缺的是两台尺寸稍小的同类设备,掉头等操作灵活,更适合在当地田间条件下作业。

不可否认,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覆盖率越来越高,种粮大户淘汰下来的农机“出路”将越来越少。“农机价格在涨、人工等成本也在增加,但服务价格还是原来的。”宋来华表示,更新设备当然有不小的压力,盘算清楚经济账就会知道该怎么选。

6月30日,姬广涛给他的一位用户订了一台玉米收获机。这位用户2018年买的上一台设备,使用6年后作业效率低、故障率高。姬广涛为其走了报废程序,能享受政策性补贴一万元。

宋来华也提到报废补贴政策,前段时间县农业农村局还专门打来电话来说这事。据记者了解,《山东省推动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工作方案》拟于近期出台,2024年将投入农机补贴资金20.34亿元,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报废老农机、购置新农机均给予补贴。

“我能一步步干到今天,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姬广涛想好了,这次去厂家参加活动见识的新款玉米收获机,他准备今年就添置一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