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急来抱佛脚,不如下水先弄潮

2019-01-25 14:59:30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在乡村振兴战略蓝图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没有人才支撑,要想充分发掘乡村资源的价值,吸引外部资源注入乡村,都是很困难的。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乡村要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这个表述,阐释出的是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也说出了产生乡村振兴人才的两种渠道。如果说,吸引人才下乡,鼓励以及引导更多的优秀干部、大学毕业生、城市白领、企业公司的管理与营销人才、科研机构中熟谙技术知识的专家学者等扎根乡土,可以称之为“借力”。那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队伍,让本乡本土的农民快速与现代经营接轨、接受现代生活理念,就可以视之为“生力”。

“借力”借的是现成的力。乡村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城里人来,农业经营的开放可以吸引资金、项目落地,农村市场的繁荣可以激发更多的公司企业业务延伸的热情。通过政策性激励,加上乡情乡愁的感召,让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以及各类技能人才,愿意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帮扶、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这实际上是把已经相对成熟的市场经营、现代管理、社会服务等现代理念引入农村,并产生新的高效率的实践。

“生力”则不同。“生力”是通过让农民转型,进而生发出乡村的内在发展活力。应当认识到,乡村振兴,是要从根本去改变农民的生活,农民的命运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水乳交融。要让乡村发展有活力,根本上必须靠农民转型。让现有的庞大农民群体逐渐完成转型,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各类专业人才;让新时代的农民充分融入现代经济发展,融入现代社会文明进程,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形成更好的职业追求,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振兴乡村。与“借力”产生的效果相比,“内生”的过程很慢,却是必不可少。

在农村大众报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转型的重要性。有的村子,资源很好,或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或是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但就是发展不起来,难以形成优势项目或产业;其中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缺乏资金、政策支持,更有村子自身的因素。除了一些人习惯于传统种养模式,不思变;担心改变之后有风险,不敢变;更尴尬的是,许多村民意图改变而没人干,变不了。

与不想变、不敢变相比,变不了是更大的现实问题。举个例子吧。有个山区村,村里的大片山岭上满是板栗、柿子、核桃等等。这些树,因为几近于不用化肥,果实品质特别好,但就是卖不出去。卖不了钱,大家当然不上心。天一冷,村民连山都不上,树上的柿子就孤零零挂在树上,等着柄干了落地。村支书是村里少数见过世面的人,也想过做电商,把这些好东西包装起来外销。但村里没人懂电脑,没人有经验。这一点就卡住了他为村里“创业”的念头。

没有人才,想变的村变不了,已经在变的村也会因此减速。这些年,国家重视“三农”,随着大批资金注入,许多村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少先进的生产设备、农业设施也随着项目落地农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村子并没有让这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展示出最大效益。由于村民缺少技术储备、缺乏管理知识,有的时候依然是“放着坦克不开,抱着土枪冲锋”。这本身就导致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老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村庄,在想发展却无法动弹,有了基础却难以提速时,最能感受到人才的可贵。一个家庭,在面临机遇却力不从心,有了积累却难再上升时,最能感受到人才的难得。对身处乡村振兴大潮中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庭来说,与其急来抱佛脚,不如下水先弄潮。从现在开始,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学习、提升的重要性,主动转型,开阔视野,尽快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民。

农村大众报记者 段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