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一把小麦带到“村学工程”课堂
2018-11-26 10:57:48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11月21日,农村大众报两场“村学工程”集中学习的大课在惠民县桑落墅镇同时举行,学习主题分别是“小麦栽培技术”和“家庭教育”,100多名学员根据需求选择走进相应的学习课堂。
在桑落墅镇苇子高社区的活动室里,全镇40多名种粮大户齐聚一堂。听说省农科院的小麦栽培专家王法宏要来上一堂农业技术课,有的村民把病虫害拍到了手机上,有的干脆拔了一把小麦直接带到了现场,现场发问。课堂上,王法宏针对粮食种植的国家政策、市场前景、技术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丰富、实用,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
(▲课后,种粮大户们向王法宏求教小麦栽培技术。)
桑中村村民张庆波今年36岁,是在场最年轻的种粮大户,课堂上,他边听边记特别认真,笔记记满了整整两页A4纸。“王老师讲得太好了!关键的技术要点我记下了十几条,这些对我都太有用了。”张庆波介绍,去年他参加过一次技术培训,通过改良一项技术,他种植的小麦亩产增加了200多斤。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后,他更加珍惜培训机会,希望以后通过“村学工程”平台学到更多东西。
在桑落墅镇政府会议室,由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主讲的“家庭教育”课同时举行,80多名来自桑落墅社区的村民听得聚精会神,这些村民大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家长。讲课开始前,魏新美现场征集了大家对此次授课的需求,大部分家长反映对孩子“不听话”的问题非常头疼。魏新美把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为村民们细致地讲解了孩子个体成长中的三个逆反期以及如何和谐亲子关系,如何针对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化要求等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家庭教育课堂现场。)
课堂上,魏新美采用互动体验、游戏等授课方式,让村民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对过往的教育方式进行重新感受和反思。课后,李行头村村民胡俊说:“过去教育孩子只知道打骂,听了今天的课,感觉真后悔,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称职的好母亲。”
据了解,由农村大众报发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工程,简称“村学工程”,去年9月份落户桑落墅镇。一年多以来,该镇学习小组的学员们积极组织学习,不断开展交流活动,使当地农村的学习氛围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