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工程的不少学员,一年写了七八万字笔记
2019-03-22 15:29:18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在2018年,村学工程吸引了不少志愿者加入。图为农村大众报村学工程做好父母群里涌现出的部分优秀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用热情和勤奋,激励着学员们开展线上学习。
和孩子当同桌,一起专心学习,这成了不少农民学员家中的常态。图为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学员王玉芹(右)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坚持学习久了,王玉芹都佩服自己的毅力。她最怕农忙时活一多,学习的时间不够用。
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魏楼村村学小组学员魏合民(左)也喜欢跟孩子一起看书学习。他记笔记、写作业就用孩子的作业本,一年下来写了七八本。这种坚持成了习惯,出了成绩,不仅对自己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员也是一种激励。
夏津县香赵镇张屯村学员李爱青的学习记录,一年下来,数量也很惊人。她把这些笔记分享到群里,常常能引起大家的惊叹的和佩服。
村学工程志愿者董瑞的学习笔记很认真。作为志愿者,董瑞不仅积极组织学员学习,开展讨论,参与互动,她自己也坚持学习,跟学员一起进步。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感动了许多基层的学员。
农村大众报发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工程(以下简称“村学工程”),点燃了全省各地农民学习的热情。线上线下互动的学习模式,也给了热爱学习的农民长期坚持的力量。在众多的村学工程学员中,几百名对家庭教育知识感兴趣的学员组建了一个做好父母微信群。这个微信群,是学员们活跃的线上学习平台之一。盘点过去的2018年,群里呈现出一连串可喜的数字:一年里,学员们参加读报22次、读书交流24次……周周有交流,日日有感悟,其中,不少学员一年光学习笔记,就写下了七八万字。
在做好父母微信群,由村学工程志愿者带领学员读报是集中学习的形式之一。读报以农村大众报教育版刊发的文章为主。去年一年,村学工程志愿者们带领学员们读了《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严守这些要诀,能抵御80%的错误》等24篇文章,涉及良好习惯培养、个体成长规律、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每次读报,由两个志愿者一起带领,在群里分享朗读音频。听完报纸内容,学员们都会进行讨论,谈收获,说困惑,分享经验。读报持续一个半小时,群内学员互动频繁活跃,一次读报参与人数常常达500多人次。
仅靠读报,逐渐满足不了学员们旺盛的学习需求,于是,在张敏、周晓、魏利等志愿者带领下,做好父母群里觉得“吃不饱”“学不够”的学员在去年初又成立了做好父母群读书会。进入读书会,学员们也是进入系统读书、自我提升的新阶段。2018年年底,农村大众报为鼓励、配合更多的村学工程学员开展学习,帮助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有系统化专业化学习要求的学员进一步提升,专门精编了学习材料《村学集》。《村学集》出版后,主要面向学员提供赠阅。
相较于读报,读书会的学习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去年一年,读书会成员一起阅读了《家庭教育》《接纳力》《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等7本书。在读书过程中,读书会成员自发排班,把每本书分成不同的章节录成音频,每天发到群中,以便于更多的学员在走路、干活、做家务等零碎时间里见缝插针地学习。另外,学员们每隔一周还要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分享自己在现实中应用知识的体会。“分享越多,收获越大”。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学员们在一次次敞开心扉的交流中,系统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读报,看书,写笔记,每周在群里分享作业。一年下来,学员们纷纷翻看一年的“积累”,自己都觉得吃惊:笔记记录少的有三四万字,多的竟写了七八万字。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魏楼村学员魏合民,写笔记就用孩子的作业本,一年下来写了七八本。桓台县唐山镇东岳社区学员闫志红,去年2月份加入村学工程。她买了一个150页的大厚本子专门用来写笔记,用完后又买了一本,现在新本子也已用去了20多页。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长城村学员王玉芹,去年笔记写了180页。她自己数了数,每页400字左右,总数稳超7万字。“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写的笔记,很有成就感!”王玉芹说,“我非常佩服自己有这种毅力,这说明,只要自己肯干,没有完不成的事。”
一页页笔记,记录着学员们成长的印迹,也让学员们体会到人到中年学习的不易。群里固定的学习时间,大多固定在每周一晚上七点半。每到线上学习的日子,学员们最担心的是白天的活儿干不完。王玉芹的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她自己在家照顾两个儿子和4亩地。她最怕的就是过秋时忙得太晚、耽误进群学习,所以在白天她都是赶紧干。夏津县香赵镇打帘王村学员付雪,有两个儿子,小的才一岁半。过去的一年,她经常一边哄孩子,一边听音频。等到晚上两个儿子都睡觉了,她才开始看书、写笔记。为此,她把学习笔记分享到群里的时间,经常是晚上10点甚至11点之后。和付雪同镇的张屯村学员李爱青,有一次线上学习进行语音分享时,学员们还听到了哗哗的水声。原来,当时她录制音频的时候,正在地里浇着麦子。沂南县孙祖镇孙祖三村学员胡发波,白天送快递,晚上吃了饭边听音频边看书。寿光市羊口镇学员董玉霞,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差都会带着书,有空就拿出来看几页……
日积月累的学习,让学员们的知识丰富了,这些知识,浸润到日常生活中,让他们的家庭发生了改变。对待孩子,他们越来越能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并尝试进行个性化教育;处理人际关系,他们越来越得心应手,感觉也越来越幸福。学员胡发波以前不爱看书,加入村学工程后,他不仅喜欢上了读书,还固定每周六晚上和儿子一起写作业。他说:“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的那个氛围,真是太幸福了!”王玉芹觉得:“每次学习后,我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觉得生活越来越充实。”夏津县南城镇刘钦庄村学员王如美,小儿子只有3岁,去年她刚开始学习时,丈夫和大儿子都认为“瞎耽误时间”。慢慢地,丈夫和儿子看到她越变越好,转而成为她学习的坚定支持者。现在小儿子经常问她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今天不学习吗?”
“自从进入做好父母群后,我变得越来越从容,不再飘着,不再空想,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改变。”桓台县学员周晓说:“感谢农村大众报搭建的这个平台!也感谢所有为这个平台付出的人!”
让周晓感动的这些热心人,有村学工程的学员,也有为村学工程服务的志愿者和辅导员。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