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曾仅剩一株!人工“抢救”普陀鹅耳枥已见成效
2022-11-25 13:34:04 发布 来源:科技日报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植物非常珍稀,在中国也有一种植物被称为“地球独子”,它就是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是一种仅分布于普陀山岛上的特有植物,目前野生植株仅剩一株,属于极度濒危!”11月24日,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葛斌杰告诉记者。
普陀山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南、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1930年,植物学家钟观光在此采集到了这种植物的标本,1932年林学家郑万钧将其鉴定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20世纪50年代初,在普陀山岛上,发现有几株普陀鹅耳枥,但在50年代末,由于砍伐等人为干扰,该树种种群规模骤减,现仅在佛顶山慧济寺西侧幸存1株母树,树高为12.8m,主干胸径63.7cm,冠幅12.9m×11.5m,树龄约200年。”葛斌杰说,要不是因为寺庙的庇护,这仅存的一棵恐怕也要被砍掉了。
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普陀鹅耳枥的濒危等级为极度濒危,离野外灭绝仅一步之遥。2021年8月7日,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仍将普陀鹅耳枥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是什么导致它濒危?
“除了早期的人为干扰,还与它自身授粉结实困难有关,研究表明:普陀鹅耳枥种子种壳厚、坚硬,萌发性差,苗圃出苗率仅2.5%。因此当种群遭到大量砍伐后,难以天然更新。另外,普陀鹅耳枥的雌、雄花相遇仅有9天时间,授粉期十分短暂,花粉萌发率低,且自花授粉通常败育;加之普陀岛大风频繁,果实未成熟前就被吹落,因此普陀鹅耳枥天然更新可谓难上加难。”葛斌杰说。
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如果其中某一种植物短时间大量消失甚至灭绝,与其相关的食物链会受到影响。
“当消失的物种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干预,最终身处其中的所有生命都将被波及。”葛斌杰说。
虽然全球目前自然生长的仅剩一棵,不过不用担心,目前林学家们已经通过就地保存、迁地保护、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播种和扦插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今年5月,上海辰山植物园养护人员在植物日常物候监测中发现,园内的极度濒危植物普陀鹅耳枥已结果,是该园自栽植普陀鹅耳枥以来首次结果。
辰山植物园于2006年至2008年建设初期就展开了关于普陀鹅耳枥的濒危机制和繁殖生物学研究,通过低温冷藏花粉、人工授粉、种子层积春化等手段,获得了健壮幼苗近200株,栽植于园内适生区域。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养护,实生苗植株于去年4月首次开花,但未结果,今年4月再度开花。5月12日,养护人员在植物日常物候监测中发现,约30%的植株已结果。
能否在植物园正常开花结果是判断植物迁地保护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也为种质材料的保存、种群回归复壮奠定基础。“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对果实成熟情况、种子饱满率进行监测。”葛斌杰说,目前,园方正在寻求与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社区合作,寻找普陀鹅耳枥的合适生境回归野化。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全国各个适生植物园建立栽植监测站,收集变异个体繁殖材料及种子,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筛选具有遗传变异位点的个体进行重点保存,为相似类型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拯救、恢复等提供参考。”葛斌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