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粥,腊八节还有什么别的习俗?

2022-01-10 15:03:00 发布  来源:北京晚报

春为岁首,万象更新。腊月虽是岁终之月,冬时未尽,但新旧交替的能量却也自此开始悄然萌动。

“荒秋野水间荆榛,惟有青山日对门。草木向阴犹带雪,风光近腊已如春。”宋人张耒的这首绝句《腊》,精辟地写出了时光进入腊月的自然景象:即使背阴的草木还身披雪冰,迎春的序幕已徐徐拉开。作为腊月的首个节令,“腊八节”堪称我国民俗节日中源头最为古老的节日。古代的“腊祭”与佛教文化相融,伴之同样源远流长的粥文化,共同化作一碗香甜润心的腊八粥。

丰富的配料、缓慢的熬制过程,粥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从容自若接纳一切、融解一切的气度,也颇体现出了一些中华文化的精神。

腊祭:古人的年终大典

为何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者,接也。”(《隋书·礼仪志》)“腊”首先含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其次,“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用以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进行“冬祭”;“腊者,逐疫迎春”,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故腊祭之月为腊月。

“腊祭”又称“蜡祭”、“腊日节”,是腊八节的古老前身。在与佛教的“佛成道节”合二为一之前,它原本是我国古代年终时举行的一个祭祀性的节日,国君和人民都会参加。前三季,人们忙碌着耕种和收获,到了“冬藏”岁末之时,总该好好感谢一下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庇佑了,同时也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终岁劳作的人民,也可因祭祀而聚会饮食,享受丰饶之乐,一张一弛,以免生出倦怠之心。

这种年终祭祀的活动,早在夏、商、周就有,只不过名称不一。“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腊。”到了秦汉时期,才普遍称之为“腊”。人们将一年中收获的各种农作物都取一些出来,祭祀百神,和他们分享这一年来田间的美好收获。

腊祭的习俗世代相沿,直至当代。在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中,鲁镇的年终大典“祝福”,一系列的年前祭祀活动,便是远古腊祭的传承。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也提到腊八,他称包含了各种豆、米、干果的腊八粥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把古人年终“显摆”的心态写得很是俏皮欢乐。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八蜡以祀四方”。虽说是祭百神,传统腊祭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从农神到保护农作物的猫虎(猫食田鼠,虎食山猪),再到害虫之神,均受祭祀,故称“腊八”。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最初,腊祭之日并未固定下来,只是在每年农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进行,南北朝时梁的开国之君梁武帝,将腊日节定在了十二月初八。这与他的笃信佛教有关,因为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便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了一碗牧女奉献的乳糜,静思默想,得道成佛。如此一合并,祭祖、祭神、祭佛,一举三得,腊八节的日子算是固定了下来。

佛寺会在腊月初八日煮粥、食粥,表达对佛祖的纪念,不过,民间在腊八日喝粥也不全然是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也有冬至日食赤豆粥的习俗,以庆贺阳气萌动或除疫(到南朝时,食赤豆粥被认为有避疫作用)。久而久之,“腊日祭”与“佛成道节”相融,“冬至粥”移到了“腊八粥”,腊八节可谓是东方两大文明交汇的一项成果。

腊八粥在清代到达鼎盛

腊八粥在唐代开始崭露头角,但还只是局限于敦煌地区,并未在内地流行开来。敦煌寺院有腊八日“煮药食”的习俗,可看作是“腊八粥”的前身。真正意义上具有佛教意义的腊八节是从宋朝才盛行起来的。《东京梦华录》中记有:“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七宝五味粥”,即是最早见诸文献的腊八粥。

什么是“七宝五味粥”?“七宝”是佛家的专用名词,内容在诸多佛典中说法不一。综合起来看,主要是“金、赤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琥珀、珊瑚”等物。“五味”则是指“辛、甘、酸、苦、咸”。

琳琅宝物,可以娱目,可表敬意,但却不能果腹;俗谚虽有“五味调和百味香”,但若真将五种调料用来烹粥,怕是也不太好吃吧。若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七宝五味粥”真是个不太能付诸实践的美好想象。

不过,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十二月初八日,各寺院以及普通的人家会“用胡桃、松子、乳蕈(蘑菇)、柿、栗等熬成粥”,叫做“腊八粥”。原来,“七宝五味粥”实际上是香喷喷的好粥品。南宋诗人陆游亦有“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可见佛寺馈粥的习俗,在南宋时期已经非常普遍了。

到了明清,腊八粥才真正达到了盛行的顶峰。腊八节这天,腊八粥成为家家必备的节庆食品,用料更讲究,制作也更精细复杂。从腊月初七这天,人们就要开始剥果子、洗盆器,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煮粥,到天明时正好煮熟,用来祀先礼佛,分送亲友。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了煮腊八粥的方法: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熬煮。煮熟后,再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点染粥面,使之看起来赏心悦目。

更讲究的,会将各种瓜果雕刻成人形、动物等花样,放在锅中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入“果狮”。先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再拿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然后把桃仁作为狮脚,以甜杏仁作为狮子尾巴,最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生机勃勃的小狮子。

有钱的大户人家,还会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慈姑等熬煮腊八粥的,喝了之后可以温暖手足、滋补身体。

清廷对腊八节非常重视。从乾隆年间开始,雍和宫皇家煮粥舍粥的仪典,是腊八节、腊八粥发展到鼎盛的标志。

腊八风俗面面观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腊八粥的配料和口味变得非常丰富,可达到“十里不同”的程度。除了比较普遍的煮腊八粥、泡腊八蒜,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腊八节习俗。

有些地方会给果树吃腊八粥、喂米饭,在腊月初八这天,先用斧子在树身上砍几下,然后把腊八粥或米饭抹在刚砍出的树痕上。如今在一些中原村落,这种祭树民风仍有遗存,它体现了古人的一种原始信仰,认为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灵性,喝了腊八粥的果树,来年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过,其中也蕴含了一些科学道理:在果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树的营养增长,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而抹在树痕上的腊八粥,可以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

“吃冰”也是一些地方的腊八节习俗。腊月初七的晚上,家里会为小孩子们“冻冰冰”,在清水里放入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做绿叶,摆放在室外的窗台上。如果第二天清早,冰面冻起了疙瘩,就预示着来年小麦大丰收。另外,人们还认为腊八这天的冰特别神奇,吃了它,一年之内都不会肚子痛。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但反映了老百姓对农业丰收和身体健康的美好企盼。

每年腊八前后,安徽黟(yī)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豆腐”,它的色泽黄润如玉,味咸带香,下饭佐酒皆宜。每当春节来临时,许多黟县人都要寄出快递,有些甚至漂洋过海地运送。包裹里包着的,就是腊八豆腐,寄托着当地人的殷殷乡情。

在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在腊八节这天不吃腊八粥,而改吃腊八面。人们先将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得又薄又匀,再以大葱、蒜苗、豆腐、粉条、茴香等调料烩在一起,等面熟了,把菜倒入锅中,加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了。当地风俗是不等太阳出来,就要吃上这腊八面。

再说回腊八粥。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间至味,也许亦是淡,如同食遍山珍海味后喝的这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粥。历代文人写下过不少咏粥的诗篇,李商隐有“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苏东坡吃了用豆浆和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挥毫写下“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陆游的《食粥》,更是将世人对粥的印象提升到新境界:“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袅袅粥香中,透露着温情的滋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腊八节这天,人们选择用粥来祀先祭神、熨帖身心,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上的返璞归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