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刘学键主任团队:秉承大医精诚之心,续写生命奇迹

2021-12-09 10:39:5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近年来,山东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在科室主任刘学键带领下,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与血管瘤、两腺顽疾交锋对战,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儿还是年过古稀的老者,在这里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为众多患者续写了重生奇迹。

半个小时铲除巨大食管血管瘤

70岁老人重获新生

70岁的薛阿姨,从去年秋天开始感觉吃饭下咽很困难,一开始鸡蛋咽不下去,日常只能喝得下粥,后来连咽一口牛奶都困难。在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时,医生们都很惊讶,原来在薛阿姨的食管里,有一个近3公分的血管瘤,就像一块搬不动的石头,牢牢堵在食道口。“不开刀吃不下饭,一开刀很容易大出血,这手术太危险了!”听到这一诊断结论,薛阿姨和家人如坠冰窟。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病友介绍下,薛阿姨和家人慕名找到了山东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刘学键主任。彼时,血管瘤已长至5公分,完全塞住了整个食道。

“这台手术虽然难度不大,但风险很高。”刘学键说,“血管瘤之前已在外院注射过硬化剂,血管壁与食道间的层次不清晰,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出血。”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和评估后,刘学键决定,先找到血管瘤的“根部”,从“根部”入手,细致铲除整个瘤子。

手术当天,薛阿姨被推进手术室时既恐惧又紧张,“我总觉得属于自己的时光正在渐渐流逝。”术后醒来,家人告诉她瘤子已被顺利取出。“我到底开刀了吗?怎么一点儿也不疼?”原来,整个手术耗时仅30分钟、术中出血不到10毫升。术后第二天,薛阿姨就已能慢慢摄入流质食物。术后四天,薛阿姨顺利出院。出院时,薛阿姨一家对刘学键主任团队感激不尽。

据刘学键介绍,血管瘤是一类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病变,多表现为皮肤或皮下隆起,其中面部血管瘤最为常见,食道血管瘤因为生长位置特殊,非常危险,有潜在的破裂出血风险,稍有不慎即威胁生命。在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病区,经常会听到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患者在交流,住院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山西、安徽、四川、辽宁等省外地区。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因为血管瘤的治疗周期较长,不少病患成了刘学键的“忠实粉丝”,他们将这里视为“重生之地”。

先天臀部侵袭性纤维瘤

术后放疗,患儿两周后下床走路

今年7岁,家住临沂的亮亮(化名)出生5个月就被确诊为“右臀部侵袭性纤维瘤”,父母也带孩子去北京治疗过,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今年年初,亮亮旧病复发,父母无奈又带他去上海的一家医院,打算进行第二次治疗,但因手术难度大,医院未给予手术治疗。

心急如焚的家长,在病友的介绍下,得知山东省立三院刘学键主任治疗这类疾病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治愈了上百例患者,便连忙带亮亮从上海赶到济南,并顺利找到了刘学键主任。

在了解了孩子的治病经历和充分检查评估后,刘学键主任毅然决定为孩子进行手术治疗,为此,还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康复计划。

“孩子进手术室时,我们一家还非常紧张忐忑,但刘主任的技术非常高超,没想到孩子恢复的这么好。”术后两周,看着已经可以下床自行走路的亮亮,孩子妈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每次见到刘学键主任总是不停的道谢。

刘学键主任介绍,臀部侵袭性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肿瘤,主要特点为容易复发,是罕见恶变的良性肿瘤。目前,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切除困难和切除不净的,可行放射治疗。该患儿有术后放疗指征,会给予右臀部病灶区域放疗60Gy/30次。

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复发

妙手仁术,彻底“扫除”病灶

自今年8月以来,家住潍坊的小宇(化名)觉得喉咙异物感强烈、咀嚼时下颌轻微酸痛。当家长为其检查时,发现喉咙里硕大一块“不明物”将左侧喉咙挡住了。当地医院诊断为“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并于当月又进行了经口内镜手术。

但术后一个月,孩子病情再度复发。焦急的一家人,经病友推荐,又慕名找到了刘学键主任。

经检查诊断,孩子需再次手术切除病灶。但患者颈内动脉已经被包裹,术区瘢痕黏连严重。若再次内镜下经口内径路风险极大,目前最佳方案是采用颈侧入路手术才能彻底清除肿瘤,同时,也要充分做好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截断下颌骨的准备。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如期开展。术中,刘学键主任主刀,耗时近4个小时,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在未截断下颌骨的情况下,彻底切除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刘学键主任介绍,对于头颈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不仅考验临床经验、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同时也是对医生体力、精力及耐力的巨大考验。此次手术,避免了下颌骨断开入路手术损伤大、术后出现同侧下颌和牙列的萎缩问题。同时充分止血、负压引流,避免了患者行气管切开术,颈侧入路咽旁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咽旁间隙是咽喉部一个深在的解剖位置,区域内重要血管、神经组织较多。咽旁间隙肿瘤发病率较低,病理类型多样,主要会引起呼吸、进食困难,外科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山东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根据不同病变,分别开展颈外径路手术切除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手术切除,已成功为多例患者,在未截断下颌骨情况下,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面神经下颌缘支、舌下神经、颈内动脉保护完好。

该例手术的成功,得益于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强大的综合实力,更得益于刘学键主任精湛的技术及过硬的心理素质。

技术创新,走在前列

血管畸形诊断与治疗国内领先

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刘学键主任特别注重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探索。在国内最早提出应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新概念,并创新应用外涂药物治疗小儿真性血管瘤;率先提出双重栓塞(供血动脉+瘤体硬化剂注射)治疗动静脉畸形……

不复发、不留疤,是刘学键主任追求血管瘤治疗的终极目标。他主导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现在大部分人对血管瘤缺少专业的了解,血管瘤青春期发生几率较高,治疗时机非常重要,但要防止过度治疗,不要盲目手术。”刘学键告诉笔者,血管瘤的愈后非常重要,要把握康复训练的时机和方法,通过手术+康复训练这一系统工程,才能彻底治愈。

不忘医者初心,践行医者誓言。山东省立三院两腺与血管瘤科刘学键主任团队,用执着的精神和大爱的情怀,治愈万千患者,护佑万众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