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98)|历史证实了还是证伪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2024-04-17 16:08:03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2·3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解:公孙丑问孟子:“高先生说:‘《小弁》是小人所作的诗篇。’”孟子问:“这样说有什么理由?”公孙丑说:“因为这首诗有抱怨情绪。”孟子说:“太僵化拘泥了,高老先生这样评价《诗》!有人在这儿,越国有人拉弓射他,他谈笑着讲这件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他和这个越人关系疏远。他哥哥拉弓射他,就哭泣着讲述这件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他和哥哥关系亲密。《小弁》的抱怨情绪,是出于对亲人的爱护。爱护亲人,是仁德啊。太僵化拘泥了!高老先生这样评价《诗》。”公孙丑问:“《凯风》为什么就不是抱怨呢?”孟子说:“《凯风》讲述的,是亲人的小过错;《小弁》讲述的,是亲人的大过错。亲人有大过错而不抱怨,是更加疏远他们;亲人有小过错而抱怨,这是自己不能容忍一点小的刺激。更加疏远父母亲人,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不能忍受父母亲人的一点小刺激,也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了还怨慕着父母。’”

读《诗》要懂得人情世故,否则僵化固执地用一条标准去理解,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读诗的辩证法,也是人情的辩证法。

12·4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解:学者宋牼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了他。说:“先生要到哪里去?”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要去见楚王劝说他罢兵。楚王要是不听劝,我就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二位王中总会有听我劝的。”孟子说:“我也不想问得很详细,只想听听您劝说的主要宗旨。您将怎样劝说他们呢?”宋牼回答说:“我将告诉他们战争对他们不利。”孟子说:“先生的志向是宏伟的,但先生的纲领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楚的国王,秦、楚两王因有利益而高兴,所以退回三军之师,这样三军官兵之所以喜欢停战是因为有利益而高兴。做人臣子的怀着利欲之心去事奉君主,做人子女的怀着利欲之心去事奉父母,做人兄弟的怀着利欲之心去事奉兄长,这是君臣、父子、兄弟完全丢弃了仁义,怀着利欲之心相互交往,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是从来没有过的。先生如果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两王,秦、楚两王因为爱好仁义,而退回三军之师,这样三军官兵之所以喜欢停战是因为行仁义而高兴。做人臣子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事奉君主,做人子女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事奉父母,做人兄弟的怀着仁义之心去事奉兄长,这是君臣、父子、兄弟抛弃了利欲之心,怀着仁义之心相互交往,这样而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没有过的。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呢?”

以孟子的仁政思想分析战争问题,得到的答案必然是这样。从历史的短时段来看,孟子的结论或许是迂阔而不切实用的,缺乏现实主义的力量;但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孟子的结论或许是解决国家安定、天下和平的最根本方法,这有赖于人类文明的总体进步。历史上许多国家、王朝的兴衰更替,既部分证伪了孟子的结论,又部分证实了孟子的结论。王朝的初期因解决利益问题而兴,王朝的末年却又因统治阶级内部追逐各自的利益而衰,直至灭亡。秦始皇不谈利,统一不了天下,统一了天下仁义不施,很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