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92)|性本善何以是性本善?

2024-02-28 14:26:2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1·8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解: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密的,但因山离大都市很近,人们很方便带着斧子去山上砍伐树木,还能树木茂密吗?虽然树木日夜都在生长,雨露也经常润泽着山林,并不是没有新的枝条嫩芽生长出来,但紧跟着就有人来放牧牛羊,所以山就变成今天这样光秃秃的样子了。人们看见那光秃秃的样子,便以为山上不曾有过大树,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就人性中存在的东西而言,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吗?有的人之所以放失掉自己的良心,也正像用斧子去砍伐树木,天天去砍伐,还能长得高大茂密吗?这人的善心日夜都在成长,天刚亮时还是一股清明之气,这时他的好恶之心与别人相近也差不了多少,但到了白天,他的所作所为又把自己心中生长的那一点点善心给扼杀了。反复地扼杀,他夜里在心中生长起来的那一点点善念就无法存在下去了;连夜里生长起来的那一点点善念都无法存在,那么这人和禽兽也就相差不远了。人们见到他像个禽兽一样,就认为他未曾有过善的本性,这难道是人的实际情况吗?所以说,如果得到恰当的养护,就没什么东西不能生长;如果失去恰当的养护,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生长。孔子说:‘修养它就存在,舍弃它就亡失;它出出进进没有一定的时间,也不知它要去的方向。’唯有人心是这样吧?”

人的善与不善是先天就具有的,还是后天的培养及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孟子此节举出的“牛山之木”这个比喻,亦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从逻辑上、从经验上,性本善依然是一个猜想,并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不过孟子提出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以及他引用孔子讲的“操则存,舍则亡”和前面他引用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却给出了解决性本善问题的另一条思路。

当代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石里克在他的《伦理学问题》一书中曾指出,人们对于人为什么要行善有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为什么要行善,是因为善就是善的;另一种认为,人为什么要行善,是因为善是对的。前一种是直观的,后一种是论证的。石里克认为,前一种观点是肤浅的,后一种观点是深刻的。而与他同时的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前一种观点才是深刻的,而后一种观点才是肤浅的。对于不可言说的,就要保持沉默。道德、信仰、人性、自由等等,并不是理性主义所能完全认识的,也不是逻辑所能解决的,这些要在人的实践中加以确证。

以这样的态度再看孟子在性本善上的辩论,确实是他“好辩”的个性使然,并没有解决问题。孔子对此问题就显得从容大气,他从来不先去辩论性本善是正确的。他只是讲“操则存,舍则亡”,人性为什么是善的,因为你去修养,善就存在,你不去修养,善就消失。关键不在于你去论证,而在于你去行动。说性本善,并不是因为“性本善”这一观点被论证是正确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在行善中体现性本善。孟子讲“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不是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是论证了性本善。也许不必去争论性善性恶的问题,人要做的是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人人都可有自觉的道德修养意识和能力,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最好说明。善心不是在逻辑上论证,而是要在行动中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