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88)|比喻论证的陷阱

2024-01-17 16:01:1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卷十一·告子章句上

11·1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解: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杞柳;仁义,就好比是杯盘。以人性去做到仁义,就好比是以杞柳去做成杯盘。”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把它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杞柳的本性而后做成杯盘呢?如果是伤害杞柳的本性去做成杯盘,那么也是要伤害人的本性而使人去做仁义之事了?引导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一定是你这种言论了!”

告子做了一个比喻,是想说明仁义不是人性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加工(如教育、学习乃至训诫、奖惩等)才有的。孟子在这个比喻论证的语境下,认为杞柳之所以能做成杯盘,是因为杞柳的本性中有做成杯盘的条件;人行仁义,是因为人性中有行仁义的条件。一堆肉做不成杯盘,一头猪也不会去行仁义。这样看来孟子讲得更有道理。

11·2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解: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水,东面决了口就向东流,西面决了口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不分东西。”孟子说:“水流确实不分东西,但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像水性向下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性没有不向下的。现在水这东西,拍打它溅起来,能够高过额头;拦起来水倒流,可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形势造成的。人可以去做不善的事,其情况也是这样。”

在比喻论证的语境下,孟子讲得更有道理。但似乎要比上一节要复杂,如,为什么就直下结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设想一下荀子也可以说“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出现这种情况,严格地说,是因为比喻论证的无效性。比喻论证可以直观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道理,但仅靠比喻论证并不能证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一个道理要得到清晰的论证,需要有明确的定义、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经验事实的基本支撑,并且还要有相应的约束条件。告子与孟子之间的辩论,仅是以比喻论证的方式天马行空地展开,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论证的语境。因此,仔细琢磨其论证的过程,总给人经不起推敲的感觉。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不足的地方。尽管孟子将其与告子的辩论记录下来,自觉是辩赢了告子,但他其实并未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后世对于这个问题的辩论也没有结束。比喻论证既是人们理解问题的一个捷径,也是人们走向思维误区的一个陷阱。许多糊涂思想的产生,就是因为人们只习惯于用比喻论证。

11·3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解:告子说:“天生具有的东西就叫作性。”孟子问:“天生具有的就叫性,就像白颜色叫白一样吗?”告子回答说:“是的。”孟子又问:“白羽毛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告子回答说:“是的。”孟子接着问:“那么狗的本性如同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如同人的本性了?”

告子和孟子都认为,人有天生的性。只不过告子侧重于人天生的动物性,孟子侧重于人天生的向善能力。孟子反驳告子同样运用了比喻论证,但其前提就有问题。按哲学家洛克的观点,天生的本性应属第一性质,而色彩等则属第二性质。因此,生之谓性与白之谓白是不能简单类比的,前提错了,便推不出后面的结论了。这则论证也是很粗疏的,反映了传统思想在论证环节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