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83)|交友唯重德行

2023-12-13 15:51:4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0·3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解:万章问孟子:“请问如何交友。”孟子说:“不依仗年龄大、不依仗地位高、不依仗兄弟的富贵去交友。结交朋友,是结交他的德行,不可以有所依仗。孟献子这人,是拥有百辆马车的世家,他有五位朋友,乐正裘、牧仲,另外三人的名字我忘记了。孟献子与这五人结交,自己并无依仗自己家世的想法。这五人,如果也有看重孟献子家世的想法,那么孟献子便不会与他们结交了。非但拥有百辆马车的世家如此。就是小国的国君也会这样做。费惠公就说过:‘我对于子思,是把他当老师;我对于颜般,是把他当朋友;至于王顺、长息则是侍奉我的人。’非但小国的国君如此,就是大国的国君也会这样做。晋平公对于亥唐,亥唐说进去他就进去,亥唐说坐下他就坐下,亥唐说吃饭他就吃饭。即使是糙饭菜汤,也不会不吃饱,因为尊敬朋友也不敢不吃饱,但是晋平公也就是做到这一步而已。他不会和亥唐一起共有天授之位,不会和亥唐一起共治天授之职,不会和亥唐一起共食天授之禄,这是用和亥唐一样的士的身份去平等地尊重贤者,而不是想到自己是王公大人的身份去尊敬贤者。舜去拜见帝尧,尧安排这位女婿住在另外的宫中,也宴请他,(舜也回请尧)互为宾主,这是以天子的身份平等地和普通人交朋友。地位低的尊重地位高的,叫作尊重贵人;地位高的尊重地位低的,叫作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重贤人,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尊重德行)。”

儒家强调“以友辅仁”,朋友的价值就在于可以相互砥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德行。这里面,双方是平等的,不可以掺杂功利的目的或者其他的条件,即在此节孟子所强调的“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友挟也。”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孟子举了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的例子。首先,是孟献子与他的五位朋友,孟献子是世家子弟,他与这五人结交,完全不把自己当作世家子弟,这五人也不因他是世家子弟才与他结交,所以他们才成了真朋友。其次,小国的国君费惠公,他与颜般交朋友,就是平等的,既不是当作老师去学习,也不是当作下属去管理指挥。再次,大国的国君晋平公与亥唐交朋友,亥唐并不把他当作国君,而就像对待一般士人那样对待,该进则进,该坐则坐,该吃则吃;晋平公则亦不把自己当作国君,他就像一般士人那样与亥唐交往,他并不因自己是国君,就把这身份看得多高贵,一定要与亥唐去分享。如果这样,他就交不到亥唐这样的朋友,反过来,亥唐如果冲着晋平公的身份与权势去的,亥唐也交不得晋平公这样的朋友。他们的友情就是这样纯粹。最后,是尧和舜交朋友,作为平民及女婿的舜去拜见尧,尧并不因自己年长、是帝王、又是舜的老丈人,就有半点不平等的样子。他以朋友的身份款待舜,舜也没有表现出半点矮别人一点的意思。他在尧安排的宫殿里坦然地回请尧,因为尧和舜看重的都不是外在的一切,包括身份、地位、权势、财富、辈分等等,他们唯一看重的,就是人的德行。德行面前人人平等。孟子的这一交友原则,在今人已是很难理解,因为今人给交友加了许多外在条件,并已将这些条件不自觉地当作天然合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