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78)|孟子无法解释家天下

2023-11-08 16:06:3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9·6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解:万章问:“世人有个说法:‘到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再传给贤能的人而是传给儿子。’有这回事吗?”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天送给贤能的人,就送给贤能的人;天送给儿子,就送给儿子。从前,舜把禹推荐给天,过了十七年,舜去世了。三年的丧期结束后,禹为了让舜的儿子即位,自己躲避到阳城。天下的老百姓都跟随着他,就像尧去世后,天下百姓不跟随尧的儿子而跟随舜一样。禹将益推荐给天,过了七年,禹去世了。三年的丧期结束后,益为了让禹的儿子即位自己躲避到了箕山的北面。朝见的人、打官司的人,不到益那儿去而到禹的儿子启那儿去,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老百姓自发歌颂的人不是益而是启。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尧的儿子丹朱不成材,舜的儿子也不成材。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年头多,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时间长。禹的儿子启很贤能,能够认真地继承禹的思想与做法。益辅佐禹,经历的年头少,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时间短。舜、禹、益辅佐的时间的长短,他们的儿子成材还是不成材,这都是天意所为,并不是人意所能决定的。没有去做却有了结果,这就是天意;没有去追求却得到了,这就是命运。一个普通人能够得到天下,他的德行一定和舜、禹一样,而且还必须有天子向天推荐他,所以孔子虽有德行却不能得到天下。继承祖先而得到天下的,天意要废弃的,一定是像夏桀、殷纣这样的无道君主,所以,益、伊尹、周公无法得到天下。伊尹辅佐商汤称王天下。商汤去世后,太丁没有继位就死了,外丙在位二年,仲壬在位四年。太甲即位后破坏了商汤的典章法度,伊尹将他放逐到桐邑。三年后,太甲悔悟了自己的过错,自己怨恨自己改正,在桐邑这个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仁义道德;又过了三年,他能真诚地听从伊尹对自己的教诲了,才又回到了殷都亳即天子位。周公不能得到天下,就像益在夏朝、伊尹在商朝不能得到天下一样。孔子说:‘唐尧、虞舜让位给贤人,夏、商、周三代由子孙来继承,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与上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更强调民的力量相比,此节孟子似乎有某种倒退,更强调了天的神秘力量,而突出了人的无可奈何。因为他对禹以后的历史似乎没有办法做出与尧、舜、禹的禅让一样的融贯性的解释。禹的儿子启父死子代,还可以融贯地解释为有民意,但再往下,家天下,一代一代往下传,孟子也不好意思说是民意了,只能将此归结为天的力量和命运。在这一方面,孟子的理论没有将逻辑的力量放在首位、批判现实,而是向现实进行了极大的妥协。一个理论,如果没有在技术层面上制度化,很快就会被玩成假的、玩成虚的,何况这理论还有着自身的妥协性,那么后世一朝一朝地背弃了孟子的理想,搞起了家天下,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