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71)|圣贤的做法不同,根本的道理是相通的

2023-09-13 15:32:2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8·29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解: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为了工作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进去,孔子把他们看作贤人。颜子处在政治混乱的时代,住在陋巷家中不出门。一箪饭,一瓢水,别人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把他看作贤人。孟子说:“禹、稷、颜回的原则是一样的。禹想到天下有人溺水,就像自己溺水一样;稷想到天下有人挨饿,就像自己在挨饿一样,所以他们工作起来这样急迫。禹、稷、颜子如果互换位置,他们的做法都是一样的。现在同屋中有人在争斗,为了拯救他们,虽然披散着头发戴上帽子就去,也是可以的。乡里的邻居正在争斗,披散着头发戴上帽子就去拯救,这就有点糊涂了,即使关起门来也没关系。”

孟子认为儒家所标榜的贤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但他们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行为的不同是因所处的条件不同决定的。儒家并非教条主义者,而是讲求“时中”的原则,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政治清明与政治混乱状态下,行为是不同的。

8·30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解:公都子说:“匡章这个人,全国上下都说他不孝。您却和他来往,又对他很礼敬,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孟子回答说:“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手脚懒惰,不考虑父母的生活供养,这是第一种不孝;喜欢赌博喝酒,不考虑父母的生活供养,这是第二种不孝;贪图钱财,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是第三种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蒙受耻辱,这是第四种不孝;喜欢打架斗殴,使父母处于危险中,这是第五种不孝。章子有一种这样的行为吗?章子,是儿子父亲间以求善相责备而意见不合。以求善相责备,是朋友间的事情;父子之间相互以求善相责备,是最伤害亲情的。章子这个人,难道不想有夫妻相伴、母子同处这种亲情吗?只是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和他亲近,因此就把妻子赶出了家门,疏远了子女,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设想不这么做,那罪过就更大了,这就是章子的为人啊。”

匡章的故事是这样,他母亲得罪了父亲,父亲杀了母亲,并将母亲埋在马厩下。匡章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不和。父亲去世后,匡章认为,自己在父亲生时未能奉养,所以就赶走了妻子疏远了子女,也不让妻子儿女来照顾自己。

举国的人知道匡章父子不和,因此称他为不孝之人。孟子知道匡章的处境之难,对他的用心有同情的理解,并不因此就否定了匡章这个人。但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可议之处的。匡章父子不和固然有可同情之处,但他后来赶走妻子、疏远子女,似乎仅是为了求得自己心安,以自我惩罚的方式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但他这样做时,根本没有考虑妻子和子女的感受,他为了自己的心安,给妻子子女造成了多大伤害。生活中有这样的道德先生,为了自己的道德表演,完全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这种人貌似在追求道德,其实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