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6)|什么时候可以说话不算数?

2023-08-09 15:36:5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8·10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解:孟子说:“孔子不做过分的事情。”

孔子的根本的哲学思想之一就是中庸,他称赞舜的大智慧,就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的思想和行为都体现着“时中”的特点,绝不会走极端。他强调“毋臆、毋必、毋固、毋我”,都是要不过分。作为一名有其知即有其行、知行合一的思想家,孔子不做过分的事情也就很好理解了。孟子这句总结可谓抓住了孔子思想与行为的根本。

8·1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解:孟子说:“德行完备的人,说话不一定信守诺言,行动不一定达到预先的结果,一切惟有以义为依据。”

对人通常的要求一般都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做事都要信守诺言、兑现结果。一个做到这一步的人,人们评价其为好人。但是孟子对此却有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这是与他强调的“权变”的思想紧密相连的。伦理学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是一个永恒争论的话题。例如,康德是道德绝对主义者,他讲不许撒谎,那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许撒谎。但以孟子的观点看,这就有些机械、僵化,如面对敌人,该撒谎还是要撒谎,该欺骗还是要欺骗的。孟子的观点更符合于生活的常识,但这也可能为非道德的言行开了方便之门,因为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往往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这样有的人就会自己定义“义”的概念,然后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

8·1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解:孟子说:“德行完备的人,是不会失去那婴儿纯朴之心的人。”

孟子在哲学上持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生下来,心就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以此为起点,人才有了向仁、义、礼、智等善行发展的可能性。孟子强调不失去婴儿纯朴的心,就是要认真保有、呵护这心之四端,不受尘世的污染,从而可以使道德的光辉在自己的身上发扬出来。这就是养心的开始。

8·13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解:孟子说:“平日奉养健在的父母算不上大事,惟有父母去世时安葬送终才算得上是大事。”

孟子在此绝不是说平时孝顺父母不重要,只是因为平时是一种时间的重复,日复一日,没有鲜明的对比,再大的事、再重要的事,也就显不出来了。而死亡则不同,这是一个时间的重大节点,前一日与后一日有着强烈的对比,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重大差别,对此必须要以大事来对待,才不会留下再也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孟子就是把这样一种生活的道理给强调出来了,这也是与儒家重视葬礼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8·14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解:孟子说:“君子用正确的方法使自己达到高深的造诣,就是希望自己有所体悟真有所得。自己真有体悟得来的,就能安稳地守住它;能够安稳地守住它,那么积累就会越来越深;能够积累得深,那么针对左右不同的情况都可以找到其源头,所以君子希望自己实有所悟真有所得。”

君子学习并不是记住一些东西却与自己的生命毫不相关、知识与人生处在隔膜的状态,而是让知识深入到自己的骨髓里,仿佛是从心里长出来一般,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此提出了一个学习的重要原则,到今天也仍然管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名的龙场悟道,其实就是一个“自得之”的过程,过去的所学,在一个晚上突然有了真切体悟,从此人生便豁然开朗,呈现出不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