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3)|士人做事不能仅为混口饭吃

2023-07-19 12:12:5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24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解:乐正子追随子敖来到齐国。乐正子去拜见了孟子。孟子说:“你也来看我吗?”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问:“你来了几天了?”乐正子回答:“昨天到的。”孟子说:“既是昨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也是应该很合适吗?”乐正子说:“因为住所没有找好。”孟子说:“你听人说过,要等住所找好,然后才去求见长辈的吗?”乐正子说:“我知错了。”

孟子对人有时是十分严厉的。宋朝哲学家程颢对此曾有所批评。

7·25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解: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追随子敖到齐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我没想到你学习古人的道理,竟然是为了混饭吃。”

孟子对士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能用道来换饭吃,也就是在吃饭之上,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一点,也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鲜明特征。

7·26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解:孟子说:“不孝的行为有三件,以没有后代为最大的不孝。舜没有提前禀告父母就娶了妻子,就是因为担心没有后代,君子认为他这样做实际上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一价值判断前面,传统所认为的娶妻要有“父母之命”,也就可以从权处理了,这体现了儒家的价值排序。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两方面的价值都已大大地弱化了,但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人们更加多元、更加宽容、更有选择的自主性了。

7·27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解: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知道仁、义这两者是人不可离开的;礼的实质,是对仁、义这两者进行调节、修饰;音乐的实质,是由仁、义这两者得到快乐,听了音乐快乐就产生了。快乐一旦产生就抑制不住了,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仁、义、智、礼、乐”这些儒家的基本概念,一开始都是从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产生出来的,并不是玄虚、高远的道理。这些概念从身边的小事切实体悟,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只是因为人有着形而上的需求,后世儒家从这些基本概念出发,不断地概括、提升,慢慢地就让这些概念有了丰富的哲学内涵。这是一个从“道中庸”走向“极高明”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儒家哲学是一种经验主义哲学。

7·28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解:孟子说:“天下人都十分高兴要来归顺自己。但是看天下人高兴要来归顺自己,如同草芥一样,也就只有舜能这样了。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舜竭尽全力践行侍奉父母之道而让他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就让天下人都受到了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安定了,这就叫作大孝。”

孟子强调了孝的价值,肯定了得到父母的欢心要比得到天下更重要。孝是目的,但大孝却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可以感化天下、稳定天下父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孝就又有了治理天下的重要作用。这可以说是一种孝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