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2)|理性对待毁誉

2023-07-12 16:15:0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20孟子曰:“人不足与適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解:孟子说:“国君一时的用人不值得多加批评,一时的施政措施不值得去非议。只有大德之人能够去纠正君主偏差的思想(才是值得去做的)。君主仁就没有人不仁,君主义就没有人不义,君主正就没有人不正。只要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可以安定。”

孟子认为君主的用人、行政都是枝节问题、表面现象。而之所以产生如此用人、行政行为的内在思想,才是根本,才是源头。要解决君主用人、行政的偏差、错误,就要从大本大源上去用力,本源不解决,枝节上的用人、行政,解决起来将会改不胜改。今日改正了,却不能保证明日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因此,孟子提倡“格君心之非”,这也成了儒家知识分子代代相传的“为帝王师”的理想。孟子见梁惠王、说齐宣王、教滕文公,都是这一内在思路的体现。自孟子以后,历代的许多大儒都在做这件事,如董仲舒说汉武帝,朱熹教宋宁宗等。据史料记载,朱熹为宋宁宗“帝王师”,对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很少发言,每天都在“格君心之非”,不到两个月就被“解聘”,尽管受到挫折,但这一思路却并没有改变。一直到王阳明、曾国藩等都是如此。从客观的历史效果而言,做好对国君的教育,当然可以改善治理的水平,但仅仅如此却又不能说有多大作用。在传统的政治框架下,如何真正有好的治理,这是儒家一直都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7·21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解: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誉,有苛求完美的诋毁。”

孟子列举了两种情况,用以说明毁誉问题的复杂性。人们的毁誉未必都是客观的、真实的,这样就有了如何面对毁誉的问题。

首先是人们对别人的毁誉,像现在互联网上对一些人物的评价,爱之者赞不绝口,恨之者痛骂不已,十分对立。对此,我们就应想一想孟子的教导,不要因这些毁誉影响了自己对他人真实的判断。时刻要有自己的分析、鉴别,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要追一追誉及毁的原因,然后再有自己的客观评价。

其次是人们对自己的毁誉,这时更要有客观、冷静地分析,不能因别人的毁誉影响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绪。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孟子的做法是只关心“求之在我者”,像个人的人格修养、道德行为等,这些自己想努力就可以得到。而别人的毁誉,则是“求之不在我者”,那么誉之不必喜,毁之不必哀,完全不因别人的毁誉而影响自己。西方古希腊哲学中的斯多葛派,对此的见解与孟子相似。后世总结了斯多葛派哲学的观点,叫作“控制二分法”,把人面对的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能控制的,一类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对于自己能控制的,自己就要加以努力;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则要坦然接受,处之自然,不为心动。别人的毁誉,是别人的自由,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那么就随他去吧!这就是“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类事”。总之,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定力很重要。如果说这是从消极的一面说的个人修养,那么后来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概括提出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是从积极的一面说的个人修养,表现得更加胸襟博大,更加昂扬向上,更有着蓬蓬勃勃的生命的力量。

7·22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解:孟子说:“一个人说话太随便,是因为他不必为此承担责任罢了。”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痛。说的就是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不用承担责任,说的就会比唱的好听,随随便便、信口开河,从孟子时代到今天,代不乏人。

7·23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解:孟子说:“人的毛病就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喜欢当老师,则切断了自己进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