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1)|权衡变通很重要

2023-07-05 15:16: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17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解:淳于髡问:“男女间不亲手直接传递东西,这是礼制吗?”孟子说:“是礼制。”淳于髡接着问:“嫂嫂掉到水里,要用手去拉她吗?”孟子回答说:“嫂嫂落水而不救,这是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直接传递东西,这是礼制;嫂嫂落水了,用手把她拉上来,是权衡变通。”淳于髡接着问:“当今天下掉到水里去了,先生却不去伸手拉一把,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天下掉到水里,应该用正道去拉;嫂嫂掉到水里,应该以手去拉。你难道想用手去把天下拉上来吗?”

“男女授受不亲”,在今天已彻底抛弃了,但淳于髡在“嫂嫂落水”的思想实验中,使孟子讲出的“权变”的思想却没有过时。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孟子学孔子,推崇孔子是“圣之时者也”,也就是一切都应以时间、地点等条件为转移。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是有着生机勃勃的变革精神的,并不是后世印象中那种保守、顽固的道学先生形象。救不救落水的嫂嫂需要权衡变通。救天下所用的手段也需要权衡变通,这一节孟子与淳于髡的答问中,贯穿着的都是权衡变通的思想。

7·18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解:公孙丑问:“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就人情形势上行不通。教育的人一定要用正道。用正道行不通,接着就会生气。一生气,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儿子会说:‘您用正道教育我,您自己的行为却不合正道。’这就是父子相互伤感情。父子间相互伤了感情,关系就恶化了。古时候的人相互交换儿子而教育。父子之间不以要求行善而相互责备。因要求行善而相互责备感情就疏离了,父子间感情疏离是最不幸的事。”

孟子不愧也是教育家,他揭示的家庭教育的规律到今天也没有过时。我们看到一些父母因为教育的不得法,结果造成了两代间的隔阂,一些家长也在不断受到自己的孩子的反驳,“你们自己做不到,为啥让我做到?”正如孟子所言,家庭教育是不宜如正规教育那样去做的。好的家庭教育,应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7·19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解:孟子说:“侍奉人,谁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守护,什么东西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不丧失自己的品德操守还能侍奉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了自己的品德操守还能侍奉父母的人,我没有听说过。哪个长辈不应该侍奉?侍奉父母,是侍奉的根本;谁能不有所守护?守护自身的品德操守,是守护的根本。曾子侍奉曾晳,每顿饭一定有酒肉。饭后撤除时,一定问剩下的给谁。如果曾晳问有没有多余的,曾子一定说‘有’。曾晳去世后,曾元奉养曾子,每顿饭一定有酒肉。饭后撤除时,不问剩下的给谁。如果曾子问有没有多余的,就说没有了。他是想下次再用来侍奉曾子,这叫作侍奉父母的口腹和身体,像曾子那样,才能叫作侍奉父母的心神。侍奉父母像曾子那样,就好了。”

父母双亲都是完整的人,有身体的需求,亦有心理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孝顺的人,这三者都应顾及,而不是仅管好吃饭穿衣就算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