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37)|孟子的孤独

2022-12-28 15:05:5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4·13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解: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老师的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的样子。以前听老师讲过:‘君子不报怨天,不责怪人。’”孟子回答说:“那是一个时候,这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看,每五百年一定有有道的君王兴起,其间也一定有辅佐君王的命世之才。周文王周武王兴起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从年数上计算,已经超过了。从时代的形式考察,那么该有圣王贤臣出现了。看来上天还没有想让人出来治理天下使其太平;如果上天想让人出来治理天下使其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能有谁呢?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孟子的学生充虞看孟子的脸色有些沉重,以为是孟子在齐失意而有些不高兴,于是就用孟子教过他们的孔子的言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宽慰孟子。但孟子告诉他这是两码事,以前教育他们是讲的是为人修养的一般原则,现在都是对时代问题的思考。正如后人所讲,君子有千年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正怀的就是“千年之忧”,而充虞却把它理解成了“一朝之患”。所以,孟子告诉充虞,他个人没有什么不高兴。孟子的“千年之忧”是与他的历史观、使命感相联系的。他认为历史是波浪式前进的,差不多每五百年就会有圣王贤臣出现,安定天下、走向太平。战国末期距周文王时代已有七百多年了,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孟子认为自己对此是有使命在身的。孟子脸色沉重,是因他思考问题的沉重,而不是因为个人的进退得失。

孟子这种对天下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从中国历史上看,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有这种精神,社会就不会沉沦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中去。反之,如果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缺失这种精神,社会则可能会沉沦到深重的黑暗之中。如汉末两晋,知识分子放弃社会责任、玩弄玄虚清谈,政事一塌糊涂,结果就是南北朝近二百年的大黑暗;而中晚唐士人,普遍地谈佛论道,声色犬马,追求个人潇洒自由,结果造成的是半个多世纪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政治之黑暗、社会之沉沦令人发指。当时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吃人现象,许多军队即是把人杀掉风干了当作军粮,父子相残杀、杀母杀妻时有发生,文明出现了重大倒退。造成这两个黑暗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社会精英人群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普遍缺失是一重要原因。五代十国之后,痛定思痛,儒家思想重新崛起,以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这样长时段、大面积的混乱局面。

4·14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解: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地。公孙丑问他:“做官不接受俸䘵,这是古代的做法吗?”孟子回答说:“不是。在崇地,我见到了齐王。回来就有离开的想法,我不想改变心思,所以不接受俸䘵。接着齐国有战事,不可以请求离开。长时间留在齐国,不是我的本意啊。”

孟子发现自己不能以己之仁政思想为齐国服务后,就不再接受齐国的俸䘵。尽管他因种种客观原因没有辞去在齐国的官职,这体现了孟子做人的原则性。

孟子离开齐国已在其晚年,他感到时代并没有给予实现其理想的条件,因此决定像孔子那样回到故乡著书立说,留待后世。这对于孟子的生命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引发了他沉重的思考。所以,本篇的结束用了五章的篇幅来叙述孟子离开齐国,从他跟齐王辞行开始,齐王就想用城中房子留下他,然后有人在昼地劝他留下,接着就是齐人尹士对他的批评,再到学生对他的误解。一路下来,从齐王到自己的学生,都是对孟子的不理解。可见孟子在他那个时代,思想上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