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31)|孟子的三权分立

2022-11-16 14:48:4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4·2·3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解: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出外有君臣,这是人间最重要的人伦关系。父子之间以慈爱为主,君臣之间以尊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先生的尊敬,没有见到先生您是怎么尊重齐王的。”孟子回答说:“唉!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与大王谈论仁义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这个人哪里有资格来谈仁义呢’,那么说不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我不是尧、舜的大道,不敢在大王面前陈说,所以齐国人都不如我对齐王尊敬啊。”

孟子住到景丑氏家中,景子对他也是批评的。景子讲,他看到齐王对孟子问病探望的尊敬,却没有看到孟子还礼的尊敬。孟子放下了这个似乎形式上的问题,直接谈了一个实质问题。他的意思是齐国人也许形式上很尊敬齐王,但是言不及义,实际上没有把齐王当作一个可谈仁义的人,这实质上是对齐王的最大不敬。而孟子把齐王当作是一个可谈尧、舜之道的国王,这才是真正的尊敬。跟一个人谈什么内容,就潜在把一个人进行了归类,孟子讲的是有道理的。

4·2·4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解:景子说:“不,我说的不是这个。礼书上说:‘父亲传唤,不及说诺就起身;君主召唤,不等马车驾好就先走。’你本来准备去朝见齐王,听到他的召唤反而不去了,这似乎与礼经上说的不是很符合。”孟子回答:“我难道是说(君臣召唤的形式)这样的事吗?曾子说:‘晋、楚的财富是比不上的。他们凭借他们的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他们凭他们的官爵,我凭借我的仁义,我有什么比他们少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会随便说吗?这大概还是有一番道理的。天下公认的尊贵事物有三件,一是官爵,二是年龄,三是道德。在朝廷上没有比官爵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长更尊贵的;辅助世道教化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怎么能凭着一种来轻视另外两种呢?所以,将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有什么事要商量,就亲自前去请教。他崇尚道德喜欢大道,不能这样的话,就不值得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他学习然后再任用他为大臣,所以不费气力就称王天下;齐桓公对于管仲,先向他学习然后再任用他为大臣,所以不费气力就称霸天下。现在天下各国土地大小相似德行作风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好。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喜欢任用听从他们教导的人,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商汤对于伊尹、齐桓公对于管仲,都不敢直接去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召唤,何况是连管仲都不愿做的人呢?”

作为朋友的景子,与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亲人孟仲子一样,没有看到孟子所体现的独立人格,都不能理解孟子与齐王“较劲”的用心,都认为孟子有违对君王的礼仪。对这种误解孟子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代表政治权力的官爵,代表社会权力的长老、代表知识权力的道德都是一样尊贵的,不可以让官爵的尊贵高于其他两种。官爵所代表的权力系统应尊重并向其他两种请教,才能大有作为。这可以看作是孟子仁政思想中政治权力、社会权力、知识权力三权分立的思想,提出了对于政治权力加以制约的观点。孟子所争在此,而不是形式上的君臣礼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