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9)|如何获得内心宁静的生活

2022-08-10 15:57:4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3.2.1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解:公孙丑问孟子:“老师您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得到机会能够实行自己的主张,即使由此而成就霸业或者王业,都不奇怪。要是这样,您会不会(因做大事带来的压力危险以及功业成功带来的功名利禄等等)内心波动呢?”孟子回答说:“不。我到了四十岁已没有什么力量令我内心波动了。”公孙丑说:“如此一来,老师超过古代的勇士孟贲已经很远了。”孟子说:“达到这个不难,告子的不动心比我还早。”

自这一小节开始,《孟子》一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讨论一个人生修养的问题:即一个人如何能摆脱外物的牵绊而做到内心没有波动地生活,也即内心平静的生活。孔子早就讲到过这个问题,他说“吾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对于价值观、对于事理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因此内心有了定力。他表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讲的就是在贫困面前内心平静的快乐状态,但如何做到不动心,孔子对此修养功夫并没有充分展开。

在形形色色的外物困扰、诱惑、压力等等面前,保持一种不动心的状态,“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困来眠”,一直是儒家生活方式的理想。这一理想在匆匆忙忙的现代社会更是难能可贵。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睡眠有问题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之下,很多人很难做到不动心,做不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以至于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柏格森说:“天才就是想睡觉就可以睡得着的人。”从孔子、孟子的生活来看,他们在活着的时候,都可以算作失败者,一生奔波,事业无成,但不改其幸福。因此,他们有真实不虚的修养功夫,解决了“不动心”的问题,尤其是孟子在这一篇文字中指点出了如何做到不动心的修养功夫和路径,对现代人的生活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但历代学者对此篇文字的解说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讲清孟子此篇文字的精义。因为孟子此篇文字讲的是人生修养,不动心也是人的不动心,所以,要理解此篇文字要从全面准确理解什么是人开始。这是孟子在场的文字背后的不在场的背景,只有理解了不在场,才能更好地理解在场。

个人不是一个原子式的存在,而是系统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这个系统存在简单地说,有着物质和精神两面,有着身体、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的结构。身体层面指人的血气、感觉、欲望、物质存在状态等内容;心理层面则是指人所具有的智、情、意等内容;精神层面是指人通过大脑的思维,利用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一个精神世界,包括真理概念系统、道德价值系统、审美判断系统,等等。这一精神世界尽管是人学习、思维的结果,没有像心理活动那样直接对应着生理层面的神经运动,但无形而实存,能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生理。像一切系统中的不同层次一样,这三个层面在人这个系统中实际上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具体的生命状态,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精神的和物质的,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不包括外在客观条件)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有了对人的这样一个认识,哲学史上的许多争论不清的问题就可以分析清楚。例如谈快乐,那么就应先看是从身体层面来的快乐,还是从心理层面来的快乐,抑或是从精神层面来的快乐。饱餐一顿带来的快乐与欣赏一段音乐带来的快乐是不一样的。有哲学家讲快乐即幸福,却没有分清这不同层面的快乐,结果是矛盾、混乱;审美也是如此,有着不同的层面。美女之美是身体层面引起的,数学之美是心理层面引起的,而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的美则是精神层面引起的。

如何做到不动心,不光是在心理层面用功夫,而且还要在身体层面和精神层面用功夫。孟子的指点就在这三个层面着手,也许他并非完全自觉,下面就让我们逐渐分析一下他这篇著名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