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6)|孟子也有无奈之时

2022-07-20 16:04:4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2·12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解:邹国与鲁国发生了争斗。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冲突我大大小小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老百姓却没有一个去为长官赴死的。杀了他们吧,他们那么多人杀不胜杀;不杀他们吧,又愤恨他们眼看着长官被杀死却不去救护。该怎样做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歉收的年景,您的百姓中,年老体弱的辗转饿死在山沟荒野,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这些差不多上千人了。而您的粮仓、库房都很充实,官员们也不把这些情况向上报告,这是在上位的人漠视残害百姓啊。曾子讲过:‘警惕啊警惕!你怎样去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反过来对待你。’老百姓现在可得着回报您的机会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您只要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亲近他们的官长,并且为他们的官长牺牲。”

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一对矛盾中,被统治者做得好不好,关键是看统治者做得好不好。这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孟子秉持了这一思想。

2·13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解: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一个小国,地处两个大国齐国、楚国之间。是事奉齐国呢?还是事奉楚国呢?”孟子回答说:“这样的谋略不是我所能提供的。一定要我说,那么有一个办法:挖好护城河,筑好城墙,和老百姓一起来守卫它,即使牺牲了生命,老百姓也不会离开,那就可以有所作为。”

齐楚两大国行霸道,孟子认为事奉谁都没有好结果。与其事奉他们,不如回过头来搞好自己的事情赢得民心,那样还会有点希望。

2·14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解:滕文公问孟子:“齐国准备修筑薛城,我很担心。该怎样做才好呢?”孟子回答说:“从前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就离开邠地到岐山下面定居。这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能施行善政,后世的子孙一定会有人成为天下的王者。君子创立基业留给子孙,正是为了代代相传。至于能否成功,那就看天意了。您能拿齐人怎么办呢?只有勉力施行善政而已。”

在国与国之间施行丛林法则的时代,对于小国如何面对大国,孟子也很无奈,他劝慰滕文公努力施行善政、做好自己,最后结果如何就看天意了。

2·15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而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解: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竭尽心力事奉大国,仍不能免于灾祸。该怎样做才好呢?”孟子回答说:“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把皮币奉献给他们,不能停止侵犯;把犬马奉献给他们,不能停止侵犯;把珠玉奉献给他们,不能停止侵犯。于是招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君子不能拿他用来养人的东西害人。诸位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准备离开这儿。’于是离开邠地,翻过梁山,在岐山筑城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这是位仁人,不能失去他啊!’随他而去的人就像赶集。还有个说法:‘世代相守的地方,不是自身所能做得了主。宁可丢掉性命也不能离开。’您可以在这两种做法中选择一种。”

滕文公痛心之问,孟子无奈之答。在这里,孟子已没有了说梁惠王、齐宣王的自信,不再讲只要施行仁政统一天下易如反掌了。这说明,孟子还是认可推行仁政要以一定的国力为基础的。因此,他游说的对象都是那些大国的国君。这就是孟子所面对的现实世界。这样的现实在今日地球上也并没有多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