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5)|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2022-07-13 14:14:3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2·10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解:齐国军队去攻打燕国,取得了胜利。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取它,也有人劝我要占取它。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打败了它,光靠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不占取它,恐怕因违背了天意而必遭天降的灾祸。占取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要占取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么就去占取它;古代的人有这样做的先例,周武王就是如此。如果占取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么就不要去占取;古代的人有这样做的先例,周文王就是如此。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老百姓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饮品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会有其他的原因吗?只是为了躲避那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罢了!如果您占取了,却使百姓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热,那么,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欢迎其他人了。”

这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民本的思想也是他的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2·11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解:齐国军队攻打燕国,占取了它。一些诸侯国谋划着要来救助燕国。齐宣王问孟子:“有多个诸侯国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要怎样来对待这件事呢?”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方圆七十里的国土而统一天下的人,那就是商汤;没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却畏惧他人的。《书》上说:‘商汤的征讨,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赖他。他向东面征讨,西面的夷人便埋怨他;他向南面征讨,北面的狄人便埋怨他。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老百姓对他的盼望,就像久旱之年盼望见到乌云和虹霓一样。商汤征讨时,做买卖的照常往来,种庄稼的照常下地,他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来抚慰那些受到残害的百姓。老百姓都万分喜悦。《书》上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现在,燕国的君王虐待老百姓,大王您前去征讨,老百姓认为您将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饮品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害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拆毁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物,这怎么可以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扩大了一倍却又暴虐无道不施行仁政,这是自己在招致各国跟齐国兴兵动武啊。大王您赶快下达命令,遣返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物,再和燕国的百姓商量选择出一位国君然后撤出齐国的军队,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诸侯国的出兵。”

这一节和上一节是一件事的不同发展阶段。当燕国君臣无道时,齐国军队去攻打燕国立刻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但齐国占取了燕国却不能推行仁政,而只是掠夺燕国的财富、俘获燕国的百姓,所以得到了普遍的反对,各诸侯国也对齐国更加害怕,准备联合攻打齐国,这时齐宣王害怕了。同一支齐国军队得到百姓拥护时是强大的,失去了百姓拥护便失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