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114)| 伟大的孔子是自学成才的

2022-03-16 15:01:0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解: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时的各种大道,并没有被遗弃失传,仍散落在人间。贤能的人能了解其根本的东西,不贤能的人能认识其细枝末节,人世间哪儿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哪里不能学?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位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是一位创立学派的大思想家。他的学问来源于历史文献资料,来源于向社会上不同的人求教,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因此,不可能是固定地向一个人学习的,否则他就不是开创者了。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孔子这样做学问更重要,否则跟上一位宗师,划圈子、立门户,格局只会越来越小。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解:叔孙武叔在朝廷里对大夫们说:“子贡要比他的老师仲尼贤能一些。”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就拿宫殿的围墙做比喻吧。我的围墙刚刚到人的肩膀那样高,别人站在墙外就可以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则有几仞高,找不到门进入里面,只站在墙外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美好、房舍的众多。能够找到门进入到里面的,大概是很少的。叔孙武叔他老人家这样说孔子,不是很自然的吗!”

孔子学问博大精深,人格崇高伟大。一般的人并不一定能深入了解他,见不到他的高明之处。所以要真正理解评价一位大思想家,就不要妄下断语,而是首先找到进入其思想体系的门径,把握了其思想、人格,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解: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诋毁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就好似丘陵,还可以超越过去;仲尼,则好像太阳与月亮,是没有办法超越过去的。有人虽然要自绝于太阳、月亮,他们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伤害呢?只不过显示了他们不自量力罢了。”

后人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把孔子比作太阳、月亮,就是从子贡开始的,这是子贡为了表彰孔子的光辉伟大,反驳当时人对孔子的诋毁。当时人出于什么原因诋毁孔子,又诋毁了什么内容?这儿并没有说。但在后世,对孔子的诋毁就一直没有断过,孔子的学说及形象也是起起伏伏。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回过头去再看,子贡这话讲得确实没错。孔子是一文化巨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塑造者。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孔子就同天上的日月一样,是不可撼动的。乌云多次遮蔽了日月,但日月依然高挂在天上,散发出光明,温暖着人间。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解:陈子禽对子贡说:“您故意谦恭吧,仲尼难道真比您贤能吗?”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表现出他的智慧,说一句话也就可表现出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不慎重!他老人家是高不可及的,就好像天不能用阶梯来攀登一样。他老人家如果有条件治国理政,那正如平常所说的,一让百姓站立百姓自会站立起来,一引导百姓百姓自会前进,一安抚百姓百姓自会归附,一动员百姓百姓自会团结协作。他老人家生为人尊荣,死为人哀伤,我怎么会比得上呢?”

历史证明,子贡讲得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