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97)|保住领导岗位的四条秘诀

2021-11-03 15:17:0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5·3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解:孔子说:“君子谋求道而不谋求吃饭。谋求吃饭耕田也有饥饿的时候;学习道,禄食反在其中。所以说君子只担忧道学的好不好,而不担忧是否吃得上饭。”

孔子讲的道,就是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大道。他鼓励人先考虑学习、谋求这样的大道,而先不要考虑吃饭问题,并且安慰人,一开始就考虑吃饭问题,有可能吃不上饭,不考虑吃饭问题而考虑学道问题反而可能吃饭没有问题。这很像一位老师鼓励他的学生,把谋道与谋食的关系讲得很辩证。记得上大学时,有同学因做小买卖影响学习,老师就是这样教育的: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挣钱;现在挣点小钱耽误了学习,将来吃饭都成问题;现在先把学习搞好了,将来挣钱没问题,不要急功近利。颇与孔子的意思相通。孔子是有理想的人,他把道当成目的,与食相比,道有着绝对的价值。

15·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解:孔子说:“靠聪明才智得到一个职位,仁德达不到职位的要求不能保守住它;虽然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聪明才智足以得到这个职位,仁德也能保守住它,但不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也不会得到老百姓的尊重。聪明才智足以得到个职位,仁德也能保守住它,又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但如果不能依法来组织动员老百姓,也是不够好的。”

孔子对处在领导岗位上的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首先要有适合这一岗位的聪明才智;但仅有聪明才智还不够,还要有与岗位相应的道德修养,否则德不配位,必然会失去;有才有德,还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样老百姓才能尊重;有了上述三条,但是如果组织动员老百姓不能依礼而行,而是没有章法、拍脑袋决策,那也不好。孔子讲的这四点,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15·3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解: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从小处去了解他,但可以担当大任务;小人不能担当大任务,但可以从小处去了解他。”

这里君子、小人并非道德上的评价,而是代表着两种才能类型,君子能做大事但小事不一定处理好,小人处理一些日常小事没有问题但不能托以大任。老虎为百兽之王但不能去捕鼠,而猫捕鼠可以做得很好但永远不会成为百兽之王,就是这个意思。但老虎与猫,各有其用,并非互相对立、否定。用人也是如此,要用人所长,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而不是眼光只局限某一类人身上。鸡鸣狗盗之徒,用其所能,关键时刻亦有大用处,孟尝君因此而摆脱险境。因此,天下不缺人才,关键是理解人才、用好人才。

15·34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解:孔子说:“老百姓对待仁,甚于对待水火。水火,我看见有走入其中而死的,却未曾见过因实践仁而死的。”

这是孔子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失望之语,孔子周游列国、风尘仆仆,有时甚至忍饥挨饿、冒着生命危险,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推广他关于仁的学说。但是不但统治者不接受他的思想,而且普通的老百姓也不接受他的思想。由此引起了孔子极大的失望及感慨。他说,老百姓躲避仁,比躲避水火都厉害。水火无情,人们躲避水火自可理解,但即使再无情,也总有人忍不住去玩水、玩火,有的玩水者淹死,有的玩火者自焚,但人们却没有因践行仁而死的,人们见了仁,比见了水火躲得还要远。这也就是晋代天才少年哲学家王弼所讲的:“人之远于仁,甚于远水火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人们说起来都说好,但真到事上,又有几人真心去践履呢?孔子失望之事,到今日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