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91)|啥是“一以贯之”的“一”

2021-09-15 14:19:0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解:卫灵公向孔子请教阵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等礼仪方面的事,我曾经听说过。至于行军打仗,我没有学过。”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孔子和随行的弟子在陈国时粮食吃完了,随从之人饿病了,没有人能振作起来。子路气哄哄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在穷困时亦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毫无节制地没了底线。”

孔子也不是不懂军事,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为此宁愿受穷,再穷也要坚持原则、有自己的底线。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自己的精神的。君子就是这样的人。

15·2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解: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学得很多又能记得住的人吗?”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我有一个中心思想将它们贯穿起来。”

在《里仁》篇中,孔子同样强调“吾道一以贯之”,跟这里意思相同,但这个“一”是什么,孔子没有讲,曾子说是“忠恕而已”,宋儒亦是这个讲法,但忠恕是“二”,不是“一”,还是没有抽象概括到孔子所谓的“一”。孔子这里的“一”,其实是一条根本的规律,即辩证法的萌芽。辩证法作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规律,孔子已模模糊糊地接触到了,尽管没有今日的清晰、深刻,他将此称作“中”,也即中庸之道,这才是他的“一”。他自称:“叩其两端而竭”,他称赞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忠”与“恕”,只是“中”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应用。用“中”去分析事事物物,自然能得到接近于真知的知识,这样面对任何事情自会让人感到他是“多学而识之”。

15·3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解:孔子对子路说:“由啊!知道德行的人太少了。”

孔子对现实世界是不满的,他在现实面前是孤独的。这大约是一切大思想家的命运。

15·4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解:孔子说:“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治理好的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什么呢?他所做的就是修养自己端正地坐在朝堂上罢了。”

孔子也主张无为而治,但他讲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主张不同。道家的无为而治主要是顺其自然;孔子以舜为例子说明他的无为而治,就指出了这种不同。舜在当政期间,手下有禹、皋陶等许多有本事的人物,因此舜一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又重用手下各方面的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的太平之世。孔子称赞舜这样的无为而治,其实是领导团队的分工合作,无为而治是为了更好的有为。

15·5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解:子张问如何才能行得通。孔子回答说:“言语忠诚守信,行为笃厚严肃,即使到了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厚严肃,即使在自己的州郡乡里,能行得通吗?站立的时候,就好像看见‘言忠信,行笃敬’几个字在我们的面前;在车上的时候,则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就在车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行得通。”子张听说后,就把这几个字写在自己衣服的大带上。

孔子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他认为,只有时时、处处想到这一准则,践行这一准则,才能在天底下行得通。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层面的四条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诚信与敬业与孔子讲的这条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