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89)|拼命硬干的孔子

2021-09-01 14:05:1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4·39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14·40)

解:孔子说:“贤人有的避开尘世而隐居,其次避开不好的地方而迁居,其次避开美色的引诱而不惑,其次避开别人的恶语而不听。”孔子说:“能够做到这些的有七人了。”最后一句,朱子别分为一章。

孔子称赞的这些贤者,与孔子本人并不一类。他们大多在人己关系的处理上属于利己而不损人。这种利己类似杨朱的为我,不是追求自己的个人物质利益,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人格上的自由。他们逃避浊世,隐逸林下,逍遥田园,不问功名,或钻研艺术、或求道养生。尽管他们自我放逐,躲进小楼成一统,有些消极,但在一个浊世里,他们却与红尘里的那些蝇营狗苟、扰攘争夺的庸众有着鲜明的区别。与这些人相比,他们虽然并未积极作为,但却是一股清流,自有一股高洁之气,所以孔子称他们为“贤者”,予以肯定。

14·41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解: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夜。早晨守门的人问他:“你从哪儿来的?”子路回答说:“从孔氏那儿来的。”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成功却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

此节借守门人之口,点出了孔子与他前面的称赞的“贤者”的不同。与出世者、避世者不同,孔子在人己关系上取的是一种入世的态度。他不是躲起来以实现自我,而是在对别人、对社会承担责任、有所担当的过程中,以实现自我,这就是儒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入世担当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已没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因此他辗转于各个国家,而得不到实施自己政治理念的机会。孔子本人也知道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他仍努力地推广,决不放弃自己的使命,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一位儒者生命力旺盛的写照。曾国藩讲: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正是这种拼命硬干精神的体现。

14·4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解: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正在敲磬。有一个背着草筐的汉子从孔子门前经过,说:“有心思啊,这样敲磬!”听了一会儿又说:“真浅陋啊,这样硁硁地敲!好像在说没有人了解自己,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停下来算了。‘水深就连着衣服蹚过去,水浅就提起衣服蹚过去。’”孔子听后说:“他态度好果决啊!我无法反驳他了。”

这是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孔子怀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然希望这种理想能够实现出来,不能实现,心情上就有些失落,但态度上却是积极的,也就是上节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而那个背草筐的汉子则不是这样,他大约是道家者流,因此主张与世沉浮,别人了解自己就了解,不了解也无所谓,了解了有了解的活法,不了解有不了解的活法,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价值观不同,就无法互相辩难了。

14·43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解:子张说:“《尚书》上讲:‘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庐里,三年不说话。’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何必是殷高宗,古代的人都是这个样子。君主逝世了,继承的君王三年不对政治发表言论,各部门的官员一切都听命于宰相。”

这段文字讲的是三年之通丧。但子张作为孔子的学生,其疑问处不在此,而在于作为君主如何保持三年通丧而又使政权得以稳定。孔子以历史的经验对此予以证明,认为关键在于宰相要有所作为。

从君主的角度来看,三年之通丧有许多功能。首先,新君主不考虑政治上的问题,不对政事发表意见,可以使自己能够一心沉浸在对先王的怀念之中;另一方面,新君继位,对政事并不一定很熟悉,三年对此观察、学习,正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没有这个三年期,一接受就发表观点,犯错的机率就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