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78)|官员不能正己,人格早晚破产

2021-06-16 14:39:4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解:孔子说:“假若端正了自己,治国理政有什么困难呢?假如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因孔子的不断申说,正人先正己已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因之一。老百姓对统治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一名官员无论他级别高低,一旦老百姓知道了他不能正己,不能做出表率,那么这个人的政治人格便宣告破产。也许,他在别的方面也很有本事,但他便不再能够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有人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过于重视官员的修身、过于重视伦理,是一种缺陷,其实这是一种浅层之见。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应该也是重要的文化密码之一,切不可因几百年出现的挫折,或有伪君子的存在,就否定了其价值。这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点之一。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解:冉有从其上班的地方回来。孔子问:“为何这么晚?”冉有回答说:“有政务要处理。”孔子说:“那只是事务罢了,若是有政务,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这是孔子“正名主义”思想的一个具体例证。据考证,冉有当时为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商量处理季氏家的事情,只能叫作事务。只有处理国家的公共事情,才能称作政务。政务是众人之事,像孔子这样的有大夫职级的人,是会被提前征求意见的。但当时礼崩乐坏,国家权力掌握于权臣之手,大政方针在权臣家中就议论定夺了,没有人再遵守过去贵族政治的那些“老礼”了。因此,孔子通过正名,严格区分“事”与“政”,其实表达的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批评。今天一些国家仍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从名分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两者决然有别,其权利与义务都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解: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让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像这样说。不过有人这样说:‘做君主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了为君主的难处,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让国家兴盛了吗?”鲁定公又问:“一言而丧帮,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像这样说。不过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别的快乐,只是我说的话都没有人敢违抗我。’假如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敢违抗,不也是很好吗?但假如说的话不正确却也没有什么人敢违抗,那不就近于一句话便可以让国家丧失吗?”

孔子对国家领导人的居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他处在权力的巅峰,却把行使权力当作一件困难的事,那么他就会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半点的马虎和懈怠。在这种勤政、敬业的状态下,国家就一定会逐步走向强盛;反之,如果他处在权力的巅峰,只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高高在上、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的意见,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那么最终会使国家走向混乱。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是得到了验证的。许多开国的君臣,从艰难困苦中走来,知道治理好国家十分不易,因此都能做到慎终如始,一步步将国家推向强盛,如唐朝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反之许多丧国之君,他们个人也并不是没有本事,但他们为所欲为,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最终身死国灭,像殷纣王、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一人做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他刚取得权力时,勤勤恳恳、谦虚谨慎,终于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成绩面前他骄傲自大、刚愎懈怠,却又促成了安史之乱,造成国家与个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