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71)|人人尽职尽责,政治就上轨道了

2021-04-21 13:17: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解: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行了,何必要那些有文采的形式呢?”子贡批评他说:“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这可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形式,同等重要。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都去掉它们表面上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兽皮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对于本质与形式的关系,孔子的看法是非常符合辩证法的。他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贡在这里的评论完全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可谓得乃师真传,这也是中庸之道。世上在质与文之间有偏于一端的,例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李逵等形象,就是棘子成所讲的有质无文,也很可爱,但不符儒家讲的君子的标准。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解:哀公问计于有若说:“年成不好,政府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抽一的税率呢?”哀公回答说:“十抽二的税率,我都感到不够,怎么可能十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感到不足呢?如果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感到用度足呢?”

孔子主张仁政,节用爱民、轻徭薄赋。有子答哀公之问,体现了老师的这一思想。鲁国年岁不好,国家经济困难,有若给出的办法是减赋,他认为减赋才能让老百姓有财力用于生产、发展经济。老百姓富裕了,政府才能富足,否则,老百姓越来越穷,政府怎么可能用度足呢?这是一种放水养鱼而非杀鸡取卵的思路。我们看到,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一旦遇到了困难,政府一方面会减税降费,一方面又过紧日子,勤俭建国。其实就是有子的办法。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解:子张问如何去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爱一个人希望他长命百岁,厌恶起来,又恨不得他马上死去。既让他活又让他死,这就是迷惑。诗经上说:‘你抛弃了我并不是因为财富,而是你变了心’。”

一个人不能客观地对待别人,完全随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认识别人,就难免产生迷惑。《大学》上讲:“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不因自己的心变了,而改变对另一个人的看法,仍能辩证地对待这个人,正确地评价他,是有智慧、有修养的表现。历史上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曾受到孔子的肯定。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解:齐景公问孔子搞政治的方法。孔子回答他说:“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齐景公听了后说:“说得对极了!如果君主不守为君的道,臣子不守为臣的道,父亲不守为父的道,儿子不守为子的道,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孔子认为社会上的每个角色,都有这个角色所应遵守的道理和规矩,只有每个角色都尽好自己的本分,社会才会和谐有序,政治才会上轨道。孔子的看法是很辩证的,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提出了要求。后世一些儒者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宣扬愚忠,放弃了对君主的监督和约束,加重了对臣下和被统治者的要求,歪曲了孔子的思想。从历史上看,统治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政治混乱首先是因为“君不君”造成的。